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火焰化红莲”——论佛教题材作品中的“红莲”形象
作者: 郭迎晖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翠   佛教题材   符号   红莲  
描述: 红莲作为女性形象曾多次出现在明代的佛教题材作品中。这一符号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象征意义。在解决带有密宗性质的佛教女性性力崇拜与中国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矛盾过程中,红莲的佛教象征意味得到了弱化,而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
作者: 姚成丽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张贤亮   符号   女性  
描述: 张贤亮以男性想象进入故事叙述,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然而她们却是依附于男权之下的,虽然她们近乎于完美无缺却无一具有真正独立的人格力量,传统文化影响下,她们安于自身的附庸地位,仅仅作为性的符号而存在,成为男性自我实现的目标和反映物。
19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的旗袍文化研究
作者: 王晓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旗袍   怀旧情怀   女性形象   符号  
描述: 主要的电影研究渐渐忽视了服饰的表意作用和隐性符号内涵,其理论作品在研究服饰时仅仅是评价服饰是否符合电影中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制造成本或款式的变化。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机制,华语电影在注重娱乐化的同时更应该知道
《看电影》杂志封面的视觉文化呈现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看电影》杂志封面   符号   内容分析  
描述: 《看电影》杂志创刊于1999年11月,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开始繁荣发展的时期,各种电影杂志也开始纷纷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看电影》杂志顺应潮流,从理论学刊转型为大众娱乐期刊,并成为转型成功的代表。《看电影》杂志创刊十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发展,确立了其独有的文本风格,不仅打破了老牌电影杂志《大众电影》的统治地位,而且凭借其丰富的内容,高质量的图片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看电影》杂志在广告收益上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其发行量居同类期刊之首,被称为“中国影迷第一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看电影》杂志1999年
试论月份牌的广告表现特征及历史意义
作者: 崔绍轩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份牌广告画   符号   身份认同  
描述: 法的出现并广泛使用是月份牌广告画产生并走向成熟的两大要素。 本文的两大研究重点是月份牌广告画的广告符号学研究以及月份牌广告画所表征和塑造的现代性身份认同方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时期的月份牌广告画
印象·中国:张艺谋电影中民俗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 刘争气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播   张艺谋电影   民俗文化   符号  
描述: 民俗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内核,研究民俗文化是研究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民俗文化的传播可以理解为民俗文化被大众媒介从原始的语境中抽离出来,通过符号
20世纪20-40年代改良旗袍与上海社会
作者: 初艳萍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良旗袍   消费文化   近代上海   符号  
描述: 妇女的旗袍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代表上层高贵与典雅的服饰,这种符号化的服饰语言的形成是近代旗袍复兴中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近代上海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为改良旗袍在上海复兴提供了条件。改良旗袍
解读女性时尚类期刊的矛盾话语表达
作者: 刘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刻板印象   符号   女性时尚杂志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新一轮市场开放、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分化分层,一批与西方合作的女性时尚杂志迅速而广泛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女性,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女性时尚杂志也因在“美丽”的名义下过度倡导消费被诟病为“定位模糊、充斥着白领女性生活指南与奢侈消费导购的平庸刊物”,而于2007年全新改版的《悦己SELF》杂志,以倡导中国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宗旨,提倡快乐、无压力的精神状态,鼓励并帮助中国女性寻找自身的最佳状态,表面上看,《悦己SELF》杂志似乎不落俗套,是帮助女性追求自身最佳状态的快乐读
符号、附庸和工具:论《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附庸   工具   符号   女性  
描述: 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和对女性的描写,认为在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没有独立存在的人格和尊严,化为了封建道德的符号,是男人的附庸和政治交易的工具。
羡慕与疑惑:德莱塞对消费主义的文学解读:以嘉莉妹妹形象的塑造为中心
作者: 韩小聪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欲望   消费主义   符号   双重身份  
描述: <嘉莉妹妹>创作于美国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越来越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德莱塞通过嘉莉,这一在消费浪潮中沉浮的女性形象,揭示出消费主义笼罩下的社会特征及展现于其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以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分析体现在主人公身上及其所处环境中的消费主义的特征,探讨消费主义对德莱塞的影响及他对消费主义所持的态度.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