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性别】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论莫言小说中的性别盲区
-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男权
物化
理念演绎
-
描述:
如果把莫言的小说置放于社会性别的视野中 ,便会发现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生命强力理念演绎下的空洞能指 ,难以摆脱被物化的宿命 ,并贯穿着看与被看这组经典的男权叙事。
-
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概念的哲学透视
-
作者:
杨晓宁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运动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社会性别"概念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后现代理论并不能克服女权主义理论及社会性别理论的局限性。而且,由于后现代理论自身的缺陷,它决不会引导女性走向最终的解放。
-
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黄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陈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历时性地梳理中国电影史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得出其因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而形成的独特的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的特征,在侧面阐释中国电影发展轨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凸现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证明中国妇女作为银幕上的一个性别来说,除了客观反映女性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生活境遇及社会地位外,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充当社会思想变革的载体。与以往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或是较为偏激或是偏离艺术研究原则不同,本文采用理性客观的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综合地分析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的第二部分跨学科地运用了媒介
-
大众媒介与女性社会性别观的确立
-
作者:
叶璐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众媒介
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观
-
描述:
该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的现状,主要介绍了在社会学领域和传播学领域中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并介绍了社会性别的概念.第二部分论述了大众媒介是女性社会性别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主要从理论的层面论证了其可行性.第三部分讨论了当前中
-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
-
作者:
大野曜
大滨庆子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学
日本
国立女性教育会馆
教育培训工作
-
描述: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以下简称为“会馆”)作为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的附属机关成立于1977年7月。从2001年4月起,会馆改组为独立行政法人,通过开展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及与女性教育有关的专项调查研究等各项工作,振兴日本女性教育,推动男女共同参与社会。本文就“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成立的目的及其事业的概况”、“会馆所进行的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研究的课题”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以《中国妇女》《女友》《知音》为例
-
作者:
江宇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社会性别
知音
女友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研究首先对媒介与性别领域研究中常用的、社会性别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在明确指出概念内涵不应包括自然差异和个体差异后,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5年至2002年间《中国妇女》《知音》《女友》上,234篇文章中的女性形象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性描述.然后结合理论思辨,对样?
-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研究(1924-1955)
-
作者:
史立丽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女子实业
妇女储蓄
妇女运动
银行业
-
描述: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是近代上海唯一一家以"女子"命名的银行,它是近代妇女运动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该行从1924年创立一直到1955年公私合营结束.长期以来,该行秉持一种稳健的经营作风,从而得以在时局频繁变动中生存31年之久,堪称近代女性创办、经营实业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同时,它也见证了近代上海几十年的...
-
女性学研究的新拓展
-
作者:
唐晴川
云慧霞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科学领域
中国妇女解放
新拓展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女性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女性学研究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学研究的新拓展
-
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续)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经验
方法论
现象学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视角
理论思考
回到事物本身
学科建设
-
描述:
(三) 如果说以上围绕着西方两次女权运动以及西方的和我国的女性文学研究的思想背景、发生发展过程所展开的一些理论问题,是属于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的话.那么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则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出路,进而言之,是为女性文学研究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提供了可能。现象学关注的是意义的呈现,以现象学为哲学思维基础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