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多丽斯·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张锦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斯   不列颠人   人格分裂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莱辛   摩西   女性主体意识   玛丽   《金色笔记》  
描述: 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多丽斯·莱辛是一位活跃而多产的女性作家。自1950年的处女作《青草在唱歌》出版以来,她一直在属于自己的文学沃土上辛勤耕耘,创作了多部长短篇小说、剧本、诗集、文论以及回忆录等。莱辛的作品取材多样,创作
试析吾丽汗·苏力坦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娜依古力·军居来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诗人   诗歌创作   描写手法   莎拉   叙事长诗   苏力   玛丽   达丽   母鹿   乡村生活  
描述: 吾丽汗·苏力坦1940年生于伊宁县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1964年,吾丽汗·苏力坦出版发行的诗集《对祖国的爱》一书中编入了她的几首叙事诗,从此吾丽汗这个名字在群众中被普遍认可。在"文革"中吾丽汗共丢失了206首诗,4部叙事长诗。"文革"结束以后,女诗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不仅不断丰富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牛培丽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软弱性   尤金·奥尼尔   女性观   精神困境   天边外   家财万贯   晚期作品   女性形象塑造   玛丽  
描述: 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奥尼尔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女性的命运,并对女性的不幸和无奈感同身受。奥尼尔早、中、晚期作品女性形象的突出特点是从"扁平形象"发展为"圆形形象"。露西、爱碧、玛丽三个女性形象由量变到了质变:露西完全没有自主意识,爱碧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玛丽有了非常强的自主意识。
自由之路的朝圣——评电影《窈窕主妇》
作者: 张密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德   娜拉   离家出走   肚皮舞   拍摄题材   自由之路   玛丽   当代女性   Woman   女性主义  
描述: 尽管在当下电影产业中,格莱德西尔所概括的“女性不是男性,所以她们是不作声、不露面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仅用于再次肯定男性的统一、完整和安全”[1]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具有普遍启示
《滚蛋吧!肿瘤君》:“二次元”的重构与精神疗愈
作者: 聂伟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那五   野蛮女友   青年文化   三次元   二次元   男性气质   玛丽   男主角   自我修复  
描述: 影片前半段以笑点累积的方式塑造了集银幕“玛丽苏”与绝命“励志姐”于一身的青年女性形象,部分实现了青年文化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影片结尾的情感转折在暴露结构矛盾的同时,也指出青年文化如何实现自我疗愈、自我修复乃至重新建构的可能与困境。
透过“假面”的艺术真相——话剧《假面·玛丽莲》观后
作者: 朱夏君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面   美貌   电影   艺术   真相   女性角色   话剧   玛丽  
描述: 突如其来的炎热炙烤着天津的海滨,一如这部即将在这里上演的话剧一般,让人的内心充斥着焦灼与期待。谁能错过呢?玛丽莲·梦露,一个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其性感的美貌女子的名字。从1945年持续至1962年,在她
超越疯狂与死亡的自由——女性主义视野的《奥兰多》
作者: 耿坤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梅隆   性别特征   奥兰多   《乱世佳人》   女性角色   九十九   男性气质   玛丽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尽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与女性相关,但几乎大部分的女性却是在男性的视角里的。无论是费雯丽《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还是波姬·小丝《雏妓》里的小妓女,亦或是卡梅隆·迪亚茨《我为玛丽狂》里的青春
从《米德尔马契》看乔治·艾略特的女性婚姻观
作者: 周群强   李晶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英国维多利亚   米德尔马契   中产阶级家庭   社会结构   乔治·艾略特   玛丽   苏朋   女性主题   婚姻制度  
描述: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和女性主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讲述了多位女性的人生和爱情故事,充分展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在婚姻上的不同选择,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爱情婚姻观。本文将以此作品为例,分析小说中的爱情婚姻故事,挖掘乔治·艾略特的女性婚姻观。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灿烂千阳》
作者: 岑粤   吕昊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视角   莱拉   性格分析   胡赛   卡勒   玛丽   男性中心   男权主义  
描述: 一、引言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从男性视角打动了无数读者。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一改第一部作品的风格,以转换式内聚焦的视角塑造了玛丽雅姆和莱拉两位女性形象。[1]因此近年来对该作品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人物性格分析及女性主义视角的切
《到灯塔去》:女性、自我与生命归属
作者: 李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文学   伍尔芙   女性主义者   文学理论家   当代女性主义   玛丽   伊格尔顿   拉姆齐  
描述: 自我意识等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使其作品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和经典的文学研究范本。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玛丽·伊格尔顿曾指出,伍尔芙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