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乡村生活】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喊山》:北方乡村生活的多重时代回声——山西小说界“鲁奖”风景之三
-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葛水平
《喊山》
鲁迅文学奖
女性形象
《甩鞭》
乡村生活
-
描述:
《喊山》让我们看到了丰富的全方位的历史的发展着的北方乡村图景;看到了女性生命从被摧残,没有自我到艰难生存最终逐步寻找自我的过程。在这其间,个体生命需求与社会既存格局乡村民间伦理现代历史进程相互纠缠,构成了女性形象的丰富性厚重性深刻性。与赵树理从物质的外在实存的社会实现的层面写乡民的生存不同,葛水平是从精神的内在形态的生命倾诉的层面写乡民的生存,这也导致了赵树理的小说注重叙述与白描,葛水平的小说则注重描写与意象。文学奖的评选受一时代文学语境的影响,更为合适的获奖作品未能得奖,是新时期文学评奖时经常出现的现象
-
陈应松小说女性形象分析:以《野猫湖》为例
-
作者:
张贺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乡村女性
女性意识
留守女
乡村世界
小说世界
形象分析
米兰·昆德拉
野猫
乡村生活
-
描述:
陈应松在《钟山》2011年第1期上发表了一个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坚持了作家直面现实底层生活的文学立场,既写出了乡村世界痛苦艰辛的生存,也写出了乡村女性的爱欲本能与现实异化之间的永恒斗争。作家深入到乡村留守女性的内心,抓住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追索出在波澜壮阔的乡村生
-
试析吾丽汗·苏力坦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娜依古力·军居来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诗人
诗歌创作
描写手法
莎拉
叙事长诗
苏力
玛丽
达丽
母鹿
乡村生活
-
描述:
吾丽汗·苏力坦1940年生于伊宁县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1964年,吾丽汗·苏力坦出版发行的诗集《对祖国的爱》一书中编入了她的几首叙事诗,从此吾丽汗这个名字在群众中被普遍认可。在"文革"中吾丽汗共丢失了206首诗,4部叙事长诗。"文革"结束以后,女诗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不仅不断丰富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
-
剖析凯瑟琳《琥珀》中琥珀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何申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理想
凯瑟琳
女性角色
温莎
一个女性
社会环境因素
历史背景
男权主义
乡村生活
士伯
-
描述:
《琥珀》是美国作家凯瑟琳·温莎创作的,这部小说依托历史背景进行创作,非常生动地勾勒出当时女性所面对的问题,包括个人的意识问题、性格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这部小说当中,凯瑟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女性形象琥珀。琥珀这一角色处在于性格矛盾当中,她一方面有着非常勇敢、独立以及自信的性格,敢于追求自己的个人理想,不过另外一个方面,琥珀也是一个相对懦弱的女性,也表现出贪婪的心态。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来看,琥珀这个女性角色表现出矛盾的人格,不过这种矛盾的人格实际
-
推动辽宁女性文学发展的传播学思考
-
作者:
张恒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小说
童年经验
创作实绩
孙惠芬
中国作家协会
散文写作
个人日常生活
新写实主义
当代小说
乡村生活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辽宁女性作家的创作实绩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众多辽宁女作家也都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辽宁文学年轻一代迅速崛起,对新的文体大胆尝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其作品在国内外的文坛上,也具有越来越
-
对《理智与情感》中模糊语言的解读
-
作者:
贠翁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交往
语言学科
理智与情感
威洛比
文学创作
奥斯汀
女性主义思想
埃莉诺
语言形态
乡村生活
-
描述:
作为应该英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简·奥斯汀创作出了很多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在18世纪的英国,文学处于逐渐颓废的状态,奥斯汀的文学创作生涯虽然比较短,但是却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成为18世纪末英国文坛上的一个闪亮的星星,她被称作是女性文学的先驱者,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一部十分成功的文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模糊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模糊语言在人际交往之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我更注重生活本身的力量:与孙惠芬对话
-
作者:
姜广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卡夫卡
孙惠芬
小说家
长篇小说
作品
专业作家
写作者
城市
乡村生活
-
描述:
孙惠芬,1961年生于辽宁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编辑,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城乡之间》、《民工》等,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秉德女人》等。2002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第三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辽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