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581 条
-
悲剧:原始情欲与现实的冲突——浅谈尤金·奥尼尔笔下的四位女性
-
作者:
孙晓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代戏剧史
戏剧家
欲望
尤金·奥尼尔
生活中
现实生活
母亲
原始情欲
爱情
-
描述:
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曾经说过:“戏剧于我意味着生活——生活的实质和生活的翻版……而生活本身即为抗争,通常又是失败的抗争;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阻止我们实现自己的梦幻和欲望。”于是就注定要产生悲剧。奥尼尔这里所说的“生活”,无疑是指现实的生存空间,人与之打交道的社会。而“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则为原始情欲。两者之间的冲突,构成奥尼尔笔下家庭悲剧的主线,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得到完整体现。
-
论奥菲利娅
-
作者:
陈伯通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娅
矛盾冲突
鲜花
恶势力
性格特征
爱情
莎士比亚
玫瑰
哈姆莱特
评论家
-
描述:
奥菲利娅也许要算是莎士比亚女性形象中最引人同情的一个了。德国诗人海涅称她为“可怜的奥菲利娅”;英国批评家赫士列特把她叫作“五月的玫瑰”,“过早萎谢的鲜花”,说她是“几乎纤巧动人得不能加以讨论的人物”。(《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17页)大约是因为过分沉浸于同情之心,历来论家谈到这一形象大多语焉不详,未作细致分析,生怕有损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整体印象。
-
爱与恨交织的生命之歌——鸣凤投湖的悲剧美
-
作者:
周芳芸
宋光成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鸣凤
生离
巴金
黑暗王国
爱情
悲剧美
抒情独白
爱与恨
死别
觉慧
-
描述:
巴金说:“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的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在巴金精心刻画的被损害与被侮辱的青年女性形象中,鸣凤也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她聪明、美丽、纯洁、善良、无私。巴金把这个少女作为真善美来歌颂的。 鸣凤,这个十六岁的婢女,“七年以前,也是在下雪的时候,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人从死了妻子的她父亲那里领走了她,送她到这个公馆里来”,从此,开始了苦难的奴隶生涯。然
-
一个“以恋爱为职业”的女政治家--试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克莉奥佩特拉
-
作者:
朱兴民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报信人
女王
女政治家
罗马
安东尼
凯撒
试析
爱情
莎士比亚
-
描述:
在各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以罗马统帅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最为人们所称道。它被西方学者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部重要悲剧,克莉奥
-
爱的呼唤,美的毁灭——玛格丽特与陈白露比较
-
作者:
万莹华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茶花女》
《日出》
玛格丽特
美的毁灭
杜瓦
上层社会
爱情
曹禺
陈白露
-
描述:
打开东、西方文学史,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地凸现于我们的眼前。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这些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无一不对美好的爱情、自由的人生有着执著的追求和激情的呼唤,但是,在传统偏见阴影
-
《天边有群男子汉》──象诗一样美
-
作者:
王正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礁
碰撞
太阳
大陆
祖国
爱情
天边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战士
-
描述:
?对爱情有什么憧憬?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在发出什么样的欢笑?流着什么样的热泪?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碰撞和
-
大地之子的情怀:吴应厦《女人啊,女人》评析
-
作者:
戴方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地之子
眼角膜
审美意识
个性特征
爱情
小说作品
张诗剑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诗人、作家张诗剑先生曾用他那潇洒飘逸的笔墨为本港作家吴应厦的小说《女人啊,女人》题词:“情似花,花开花萎花又谢,一片真情随水去.”(引自该书“六叔”之语),大陆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在《应厦著述评说》一诗中则这样写道:
-
小说评论二题
-
作者:
祝亚峰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张欣小说
现代都市
爱情
小说评论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都市女性
都市人
-
描述:
陈染的名字与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总是连在一起的,她一直是以一种贵族气质描绘着女性独异的世界,在她的笔下女性要比男性聪颖得多,骄傲得多,高贵得多.但她的一篇近作《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却以低姿态写出了女性的悲哀,且看:“……她伫立在镜前精雕细琢,用心良苦地隆重打扮了一大场,她先用林子梵的目光审视自己,然后用自己的眼光,最后,又用陌生人的目光对自己上上下下仔仔细细苛刻挑剔地斟酌了几番,才走出家门,招手打车”.
-
徐静蕾:随意很好
-
作者:
张力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意
生活状态
偶像
都市
生活中
归来
父母
爱情
自然
女性形象
-
描述:
那个《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中凄美的吕越,那部《爱情麻辣烫》中飘逸的神话女人,徐静蕾,中国影坛现如今难得的清纯玉女,走红了影坛,引来了关注。走近徐静蕾,发现她是一位生活得那么自然的演员,平淡、朴实
-
今天女性的写与读
-
作者:
木蕙
来源:
师道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阅读
张小娴
情感
写作
爱情
资讯
物质时代
女性形象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三月。芙蓉花开。新的一年,女性以更为娇媚的姿势在各个方面展露风韵。不断地汲取新的资讯,阅读与写作,像《铿锵玫瑰》的歌词: “用骄傲的花蕊,摆脱四季的支配,所以温暖而暖昧,所以似是而非,让那直觉自己发挥。”因为自信而美丽,成为了一个现代女人的聪明选择。
<
1
2
3
...
53
54
55
...
57
58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