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妇女意识的觉醒-康素爱萝和简·爱形象探美
作者: 陈慧君   来源: 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女主人公   女作家   现代妇女   阿尔贝   十九世纪   简·爱   夏洛蒂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十九世纪上半叶,在繁花似锦的西方文苑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女作家群的崛起。法国的乔治·桑和英国的夏洛蒂·勃郎特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尽管她们之中一个是浪漫派的“母狮”,一个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但她们都以塑造具有现代妇女
王英琦小说掠影
作者: 马超   杨华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英琦   人生之路   八十年代   男性化   小说创作   事业   爱情   婚姻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年轻女作家王英琦,生长在人杰地灵的江淮大地上。在这块热土上她虽然才生活了三十几个春秋,但却经历了下放农村、进厂当工人、做政工干部、当记者、编辑的人生之路。这使她不仅目睹了江淮“沸沸腾腾,热热火火”的小镇风光,而且有机会游历了祖国广袤的大地。造就了她颇为丰富的生活阅历,从而为她的创作奠定了雄厚而又坚实的生活基础。她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辛勤地耕耘了十几年,不仅为伟大祖国的美好河山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剪影,而且还深入开掘了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宝贵品质,写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主题新释
作者: 杨玉珍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事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主题   诗意   爱情   野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力量  
描述: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展示了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对立,又蕴含着男性与女性、忠诚与背叛、真与美、善与恶、罗马世界与东方世界的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它表现了莎氏剧作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充满野性与力量、诗意和美
在物化时代中的挣扎或重生
作者: 李妍   李梦遥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文颖   人性   追求自由   童话   美人鱼   物化意象   爱情   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描述: 2000年可能并不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时代的完成与终结,相反却是人类不再作为人类而变为没有思想和没有感觉的机器的时代的开始。
张欣作品中的女性自省意识
作者: 冷艳丽   来源: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审视   张欣   女性自省意识   爱情   女军人   作品   人生社会价值  
描述: 张欣作品中的女性自省意识冷艳丽一、浓重的自赏意识张欣作品中蕴涵着浓重的自赏意识,实际上这种自赏也是女性自我审视、自我认识的过程,是女性走向自省的基石.张欣塑造了一系列充盈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叨丽,甚至是桀傲不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个轴心就...
卡门—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女性
作者: 万莹华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希米亚人   资产阶级   龙骑兵   爱情   丈夫   法国文学   西亚   斗牛士   卡门   女性  
描述: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卡门》中的女主人公,自小说于1845年问世之后,卡门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迅即进入了世界文学女性形象之画廊,成为一个超越时代历史和民族国境的艺术形象。
《春桃》的魅力
作者: 阎奇男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桃》   许地山小说   戏剧   魅力   反传统思想   丈夫   爱情   传统观   第二者   王八  
描述: 许地山的短篇小说《春桃》发表在1934年《文学》3卷1号。就它的思想艺术魅力来说,是很独特的。可谓许地山小说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得的珍品之一。过去似重视不够,近年来有了较多的注意和较高
安娜·卡列尼娜与简·爱形象比较浅议
作者: 宋建峰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主人公   形象比较   上流社会妇女   列夫·托尔斯泰   罗切斯特   简·爱   爱情   贵族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  
描述: 一八四七年,《简·爱》以它深沉蕴籍的力量震撼了整个英吉利海峡傲慢守旧的人们,二十年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同读者见面了。岁月的苍桑,人世的浮沉,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两部作品不仅没有消失或褪色,相反,却以它深刻的社会内容,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以及广阔的异域生活画面,起各国学者和人民的珍视。尤其是作者倾其心力刻画出来的两个女性形象,凝重而厚实地描叙了十九世纪中期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曲折道路。尽管这两个女性形象最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但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
试论莎菲女士的心态结构
作者: 赵巍   来源: 承德师专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显   小资产阶级   心理个性特征   孤独意识   爱情   莎菲女士   寻求意识   心理世界   潜意识心理   心态结构  
描述: 丁玲笔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莎菲,它那动人心魄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她那执着倔强的人生追求,她那热烈大胆的爱情渴望……,可以说是二三十年代小资产阶级女性浓缩了的身影。本文想对莎菲的心态结沟,从多种角度加以剖析,进一步窥视出那个时代知识女性心理深层结构的机制。
才女——鲍西娅形象谈
作者: 晓岚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高利贷者   匣子   新女性形象   丈夫   爱情   莎士比亚   巴萨尼奥  
描述: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一系列新女性形象中,鲍西娅是最富个性特色、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她不仅以自己的聪明睿智挣脱封建枷锁,而且还勇敢地参与社会斗争,解决了男子汉大丈夫们无法解决的“一磅肉”的难题。
< 1 2 3 ... 52 53 54 ... 57 58 5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