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欲望】搜索到相关结果 117 条
-
多重性格的结合体:浅析《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
-
作者:
马佳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追求
南北战争
-
描述:
玛格丽特.米契尔(Margaret Mitchell)的巨作《飘》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向读者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所发生的触人心弦,感动心灵的故事。本文通过故事简介和女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分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全新的女性形象。她的精神鼓舞着读者积极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从而正确地解读并体验人生。
-
完整女性的残缺人性:读严歌苓的《花儿与少年》有感
-
作者:
肖繁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母性
自由
严歌苓
-
描述:
严歇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出各种生活情况各异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们在磨难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本文以<花儿与少年>中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个女性形象的分析,表现出她最真实的感情变化,并通过对她心灵的最真实的揭露,从对女性的本能、本性、本真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还原作者想要表现的那种女性的完整.
-
解读潘金莲婚前之演变
-
作者:
李姣
来源:
网络财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束缚
新女性
潘金莲
-
描述:
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女性要冲破一切的束缚来换取自己的幸福必定会付出沉痛的代价,甚至生命!潘金莲冲破一切的阻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他人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但是她做到了,最终也实现了。她婚前的种种演变,正是一个新女性形象的产生过程。
-
欲望追寻下的叛逆与回距: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
-
作者:
林红转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回归
-
描述:
《死水微澜》通过蔡大嫂这一极具叛逆性的女性形象,深刻展现了中国19世纪柬新旧交替时代一潭死水的中国社会图景及资本主义入侵下敏起的些许微澜,本文试图从欲望的角度出发对蔡大嫂的性格进行分析,揭示其身上对封建传统道德的无意识叛逆,及其思想深处对传统的自觉性遵从,这种性格的矛盾性正源自于其欲望的本能。
-
欲望追寻下的叛逆与回归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回归
-
描述:
《死水微澜》通过蔡大嫂这一极具叛逆性的女性形象,深刻展现了中国19世纪末新旧交替时代一潭死水的中国社会图景及资本主义入侵下激起的些许微澜,本文试图从欲望的角度出发对蔡大嫂的性格进行分析,揭示其身上对封建传统道德的无意识叛逆,及其思想深处对传统的自觉性遵从,这种性格的矛盾性正源自于其欲望的本能。
-
欲望追寻下的叛逆与回归―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
-
作者:
林红转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回归
-
描述:
《死水微澜》通过蔡大嫂这一极具叛逆性的女性形象,深刻展现了中国19世纪末新旧交替时代一潭死水的中国社会图景及资本主义入侵下激起的些许微澜,本文试图从欲望的角度出发对蔡大嫂的性格进行分析,揭示其身上对封建传统道德的无意识叛逆,及其思想深处对传统的自觉性遵从,这种性格的矛盾性正源自于其欲望的本能。
-
厌女者?还是同情者?
-
作者:
范楠楠
来源:
华夏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欲望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试图对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乔伊斯笔下的女性一向以负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因而被许多评论家理所当然的冠之以“厌女症”,本文通过对妇性摩莉的性认识、当时的历史影响以及最后一章的作用,分析得出乔伊斯在他的作品中实则是一位对女性的同情者,真实的反映了女性在父权制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需求。
-
古代服装与身体——古代女性服装解读
-
作者:
师爽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
男性目光
等级制度
-
描述:
古代封建社会通过阴阳自然宇宙观而来的等级身份,通过礼仪得以在社会中合法化。文章通过对于古代绘画、诗词中女性服装的刻画和描写,说明等级身份通过男性目光投射到女性身上,同时投射到女性身上的还有男性的欲望,与此同时女性形象被建构。
-
流光异彩与深重悲哀——毕飞宇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宋凯果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人性
女性
-
描述:
毕飞宇以细腻深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人物.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四类加以分析阐释,即狐媚型、母性勃发型、祥林嫂型和隐秘欲望型,从中揭示作者对女性生存景观、文化心理、性别心理的精到把握和淋漓展现.
-
从梅花溪到乱石沟——一个女人的生存困惑——谈《燃烧的荒地》中的何秀英形象
-
作者:
郑振华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场
欲望
个体生命意识
女性
-
描述:
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是路翎创作的重要特色,以往的论者着重从郭子龙和张老二身上的矛盾性来探究路翎对人物内心幽微世界的表现方式,但很少有人对何秀英这个“郭素娥”式的反抗型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审视这个在乡土“礼治”社会里显得幼稚、莽撞的角色,她的不断恶化的生存境况也是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说,她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极富有生命力的乡村妇女形象。
<
1
2
3
4
5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