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花间词对身体和欲望的书写
作者: 杨柳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花间词   身体   女性形象  
描述: 身体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是我们拥有世界的总媒介。花间词在轻视身体的传统语境中书写身体和欲望,其方式主要有用直笔敞开身体,表达欲望;用服饰置换身体,悬置欲望;用物象隐喻身体,暗示欲望;用美人意指身体
欲望与人格——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意蕴
作者: 郭晓鸿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社会文化环境   人格  
描述: 人是各种欲望的综合体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多是处于欲望、社会文化环境与人格的冲突之中 ;在小说中 ,张爱玲从显型与隐型双方面揭示了人的欲望 ,并且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对女性生存问题进行了探索 ,是“五四
《情人》:女性的伸张与压抑
作者: 周薇   来源: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伸张   欲望   女性话语   压抑  
描述: 当西方女权主义者发现追求经济、政治、职业的平等并不能使女性获得真正的平等之后,开始强调女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反映在文学上,女性主义作家要求用女性话语颠覆男性权威话语,重构女性形象。据此以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为对象,从两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在伸张女性、重构女性形象上所作的努力;同时忧虑地指出,当传统的道德观念仍在起作用,当男性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法权的代表,当女性抛却了赖以独立的手段,女性的伸张会变得无力,她们实际上仍遭受着巨大的压抑。
无法言说的“欲望”—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谭恩美作品中“饿修罗”原型的解读
作者: 谢紫薇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饿修罗   欲望   神话原型   原型批评  
描述: 谭恩美笔下的女主角多为华裔女性。当时也有许多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但谭恩美的女性形象却与众不同,他们除了要面对社会对女性产生的压力,还有种族的问题,与父母之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分歧。谭恩美擅长通过母女之间的感情纠结来表现这些矛盾。在谭恩美的作品中,母亲多来自于战乱时期的中国,通常有不堪回首的过去。来到美国之后,母亲们都希望摆脱痛苦的回忆,重新开始生活。在中国的痛苦回忆让母亲们更加急切的渴望自己的女儿获得幸福。更像大多数中国的母亲一样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寄托在母亲身上。因此便给女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母女之间并
虹影“重写海上花三部曲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周琦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重写海上花”三部曲   欲望   虹影  
描述: 虹影的“重写海上花”三部曲从女性的角度出发,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通过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打破男性的话语权,探求女性的独立与平等。本文首先将阐述作者与人物形象设置的关系,展现作者对于不同性别人物设定的特点。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女性的童年经历对于其成长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引申到童年经历对虹影写作的影响。从形象的设置中分析出虹影对于女性形象定位设置的缘由,表达出虹影对于女性的深切观照,是从切身的感受出发。其次,从女性的觉醒、追求与赎罪三个角度入手,用社会性
清教下的欲望
作者: 陶婷婷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尤金·奥尼尔   清教主义  
描述: 20世纪20年代集中创作出一系列的反清教戏剧。本文将重点深入奥尼尔的两部典型反清教戏剧《榆树下的欲望》和《悲悼三部曲》,探讨清教下被压抑的性欲和无节制的物欲,表达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落的清教信条
“野”与“性”:生命的自由与奔泻
作者: 周艳敏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欲望   自由   女性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莫言是不可忽视的作家。二十多年来他的创作,每个阶段都受到强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莫言文学世界中活跃着一大群鲜活的女性却被评论家集体忽略。本文将从“野”、“性”两个角度,分析莫言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也是莫言最为给予审美认同的女性形象。第一章主要从“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女性生命的自由与反抗。表现为三类:第一类是像《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戴凤莲那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自然、奔放,从不羡慕别人的天堂,也不怕他人地狱的角色,她们是自由世界的追随者;第二类是生命开始是中规中矩的,但生命际遇中偶然
欲望与叙事:对《聊斋志异》中的人异恋故事的分析
作者: 陈莉娟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白日梦   叙事  
描述: 《聊斋志异》爱情故事按照题材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化用传统故事(尤其是唐传奇)的作品,第二类是作者搜集的民间故事作品,第三类则是蒲松龄自己撰写的作品。这类故事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根基,并不是凭空虚构的。这些故事都有着浓郁的民间趣味,其中的主人公都是家道破落的贫寒书生或者普通乡民,故事也都发生在小乡镇。《聊斋志异》可以说是民间叙事和文人写作的结合,因此其中的爱情故事不仅代表了蒲松龄个人的思想而且体现了以他为代表的整个下层民众的喜好。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包含着两种话语方式——民间传说和文人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主题
作者: 刘立群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欲望   复活   荒原  
描述: 《荒原》围绕死亡的主题揭示了欲望与焦虑、欲望与罪的关系。在这首诗中,由于人类自身难以解释的弱点,常常受到色欲的诱惑。性的诱惑导致的是痛苦和死亡。人类历史也只不过是“出生、纵欲、死亡”的过程而已。因此
女性及其城市底层的欲望表达:浅析哈罗德·品特剧作《回家》
作者: 萧萍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欲望   城市底层   母亲   妓女  
描述: 《回家》是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品特式"的手法描绘了住在伦敦北工业区的麦克斯一家的生存状态与欲望。本文通过对《回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城市边缘底层社会人们微妙而复杂
< 1 2 3 4 5 6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