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李清照】搜索到相关结果 72 条
-
我眼中的“淑女”和“书女”
-
作者:
林天依
刘俏
来源:
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理解
精神世界
大家闺秀
历史
不义之财
读书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气质美
-
描述:
想必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淑女"永远是被许多人推崇的一种女性形象。而"书女"自古至今不太招人喜欢,不是有那样的话吗: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看来,淑女和书女在本质上就有极大差别。书女是饱读天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女孩。床头枕边书,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的知识和外面的世界,不甘心于坐在闺房里绣女红。淑女则是从小被长辈一句一句教给那些礼貌的举止、端庄的神态,然后成为人们眼中的"大家闺秀",嫁了人也就过上了自己母亲的生活,将"大家闺秀"
-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
-
作者:
赵泽洪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词
温庭筠
女子
柳永
花间词人
女性形象
易安词
情感模式
审美嬗变
-
描述: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赵泽洪自中国出现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以来,词中的“花间美人”便取代了诗中的“伟丈夫”,一跃而成“诗余”的主角。接下去的北宋词坛,“南国蝉娟”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从而形成词与诗一个明显不同的审美特质─—“女性化”。“男子作...
-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李清照《一剪梅》《武陵春》赏析
-
作者:
王毓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主人公
武陵
女子
爱情
相思
幸福
女性形象
男性
婚后
-
描述:
李清照在灿若星空的文坛,悠然一个华美的转身过后,历史的记忆从此刻下她独一无二的标志。无论是她的作品,还是她的为人,都给世人留下莫多的不可解。似乎李清照的存在就是一个令人质疑的事实,不管是以男性的眼光来看这个令
-
这也是一种美丽
-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辛弃疾
残缺
题目
文章
男子
纳兰容若
苏轼
林黛玉
女性形象
-
描述:
题目:这也是一种____。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抄袭。
-
李清照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生活
代表人物
婉约派
中国大学
靖康之变
士大夫
女性形象
赵明诚
-
描述:
李清照(1084—1155),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
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李清照
-
作者:
沈家庄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李清照
价值意识
标准
独立人格意识
中国古代
感性冲动
宋型文化
-
描述:
李清照的独立人格意识和主体价值意识.使她以中国古代杰出女性的形象,自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其词表现出以女性直觉发现的情感的人生及以感性冲动所体悟的审美的人生。她对下层里巷市井文化认同的反映,符合宋代上层
-
论宋代女性词
-
作者:
姜颖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女性词人
《词话丛编》
宋代女性词
王安石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男子而作闺音
朱淑真
-
描述:
论宋代女性词
-
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赏析
-
作者:
周忠元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如梦令》
作品赏析
《声声慢》爱国主义情怀
情感
“酒”意象
创作背景
词
女性形象
《庆清朝慢》
-
描述:
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赏析
-
另类考证:关于一首漱玉词的真伪
-
作者:
李建国
来源: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中国古代女性
男性作家
《漱玉词》
中国文学
木兰花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诗歌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另类考证:关于一首漱玉词的真伪
-
真假"女儿声"--易安词与男子"闺音"词艺术内涵的差异
-
作者:
李会玲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词
独立人格
男子
艺术内涵
柳永
女性化
易安词
女性形象
男性词人
-
描述:
唐宋婉约词中存在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那就是许多男性词人拟用女性的声腔口吻来作词,即如清人田同之所云:“男子而作闺音”(《西圃词说·诗词之辩》)。这种现象是与文人作词的环境和动机分不开的。欧阳炯在《花间集》序言中说:“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可见,最早的文人词大多是在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