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曹禺】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突围与陷落:试论曹禺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檀辉
来源: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观念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作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现代作家,在创作女性形象时,心中满怀着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和无比的关爱,试图摆脱以往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为女性解放探索一条突围之路。然而,最终又宿命般地陷入男权意识的泥沼之中。试图突围与最终陷落成为他创作女性形象的一大困境。
-
以女性意识的视角观照曹禺悲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张新民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
悲剧
曹禺
女权意识
-
描述:
如果用女權主義批評理論進行觀照,我們會發現,曹禺的悲劇作品中既有合於中國傳統文化、道德規範的女性形象,又有迥異於中國傳統文化、道德規範的女性形象,而後者則體現了作者鮮明的女權意識,也更能表達作者對固有文化的省察和破解,以及對建立新型文化的焦慮和渴望,對女性生命、情感世界的鍾情眷顧和殷切關愛。同時,這些人物與前者相比,更具有藝術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
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
-
作者:
李扬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向
传统
曹禺
女性
-
描述:
以 1938年为界 ,曹禺的女性形象塑造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对洋溢着生命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女性的赞美转向讴歌更具古典美的传统类型的女性。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对女性的态度由“审美的”变为“功利的” ,由对“人”的生活关注 ,转向了对男性自我生活的关注。这一转向是曹禺在家事和国事的双重困扰下做出的 ,它已经逸出了纯粹创作风格的范畴 ,标志着作家在文化立场、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诸方面的转向。它意味着曹禺正在悄悄地收拾起“反传统”的旗帜 ,返身向“传统”回归
-
以女性意识的视角观照曹禺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柳倩月
吴寒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曹禺
-
描述:
曹禺笔下最富艺术光彩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是一批女性形象。以侍萍为代表的是传统型的中国女性,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是肩负着传统的重负又深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具有鲜明的自觉的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后者透射着作者对女性的关爱、怜惜和同情,反映出受到人道主义浸润的女性视角。
-
论曹禺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女性意识为观照视角
-
作者:
蒋乐进
吴寒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曹禺
-
描述:
曹禺笔下最富艺术光彩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是一批女性形象。以侍萍为代表的是传统型的中国女性 ,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是肩负着传统的重负又深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具有鲜明的自觉的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 ,后者透射着作者对女性的关爱、怜惜和同情 ,反映出受到人道主义浸润的女性视角。
-
曹禺作品中女性解放道路之探索
-
作者:
欧阳霞
李广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男人”
社会学
作品
女性解放
曹禺
-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
论曹禺前期戏剧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戴海红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性诗化
类型原型
曹禺
女性形象
悲剧性格
-
描述:
曹禺剧作素有“性格戏剧”之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性格深度和力度的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其中又尤以女性人物形象著称。本文着重研究曹禺前期戏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问题。通过对剧作的一些梳理和分析,显示其女性人物形象的舞台位置——前景式位置和焦点式位置,对比性位置和自在性位置。阐明其女性人物形象的创作观念,并深入到作家的人生体验性格气质、心理意识的生发去进行探讨。阐释其女性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的性别维度,包括女性人物形象的类型与原型和“性别诗学”表现,透视其悲剧性格,细察其诗化表现、追索其诗性之思。总结其女性人物形象的
-
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转向
传统
气息
寻找
激情
女性审美
曹禺
女性形象
古典美
-
描述:
李扬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2004年第4期上发表《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一文。文章认为,以1938年为界,曹禺的女性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对洋溢着生命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女性赞美,转向讴歌更具古典美的传统类型的女性。这种转变,恐怕要从社会环境与作者自身的生活上寻找原因。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作者:
马春娟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布乐形象
海达·
蘩漪形象
比较研究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曹禺
易卜生
《雷雨》
-
描述:
同是天涯沦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