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
-
作者:
李扬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向
传统
曹禺
女性
-
描述:
以 1938年为界 ,曹禺的女性形象塑造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对洋溢着生命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女性的赞美转向讴歌更具古典美的传统类型的女性。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对女性的态度由“审美的”变为“功利的” ,由对“人”的生活关注 ,转向了对男性自我生活的关注。这一转向是曹禺在家事和国事的双重困扰下做出的 ,它已经逸出了纯粹创作风格的范畴 ,标志着作家在文化立场、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诸方面的转向。它意味着曹禺正在悄悄地收拾起“反传统”的旗帜 ,返身向“传统”回归
-
东北沦陷时期东北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扬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北作家
审美
坚强
东北女性
隐忍
-
描述:
东北作家的作品真实的再现了东北三省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时期里,在这片气候条件恶劣、生存艰难、又惨遭日本殖民统治的土地上,人们是怎样自发、勇敢的抵御外敌入侵,以及各种不同的人在国难面前的种种选择而引起文坛的高度关注。然而,当人们在关注时代的主旋律——战争的思维影响下,东北女性所特有性格、品质、行为被许多人忽略了。但萧红、梅娘、白朗等女性作家出于女性本位的思考,则更多的从女性视角,通过女性形象去表现当时的历史,同样引起了极大反响。由此,我们可以确认东北女性形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只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引起足够
-
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扬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击
父权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
描述: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对从后维多利亚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他也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福斯特创造了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意识到了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努力要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在福斯特描述中的爱德华时代,女权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父权思想依然存在,男性仍牢牢地支配着女性
-
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底层关怀
-
作者:
李扬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底层关怀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性写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多样的创作趋势。当女性作家从个人的房间走出来后,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现实社会,触及之远、忧思之深,超越了之前诉说一己欲望的女性写作。对她们而言,对底层群体的关怀既能紧跟时代变化,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又能实现文学视野的自我调整,重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为边缘的处境使得女性作家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底层的生存境遇,传达不一样的声音,可以说,女性作家对“底层”的认知和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在情感上是同构的。相较于男性作家对苦难的血淋淋揭示,女性作家倾向于用母性的温暖来烛照现实的不幸,深入到底层群体的
-
改变女人心情的方法 让难缠的女人顺从你的心意
-
作者:
岛田一男
李扬
来源:
台湾:新雨出版社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
描述:
改变女人心情的方法 让难缠的女人顺从你的心意
-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初探
-
作者:
李扬阳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形象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
描述: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超越了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因而在欧洲各国中名列前茅。这个时期,俄国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家,这些作家写下了大量流传后世的佳作。高尔基曾说过:比较一下西方文学史和俄国文学史,就可以得出这个不可动摇的结论: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列夫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等等,这些文学巨匠,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