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
作者: 李晓丽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生代”女作家   叙事   日常生活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中,“新生代”小说由于对当代生活的近距离、多方位、多层面书写成为当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代表。而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具有展现当代生活世界图景与颠覆男性文化权威的双重意义。因此,本文将“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确定为研究对象。论文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和当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多向关注背景下,以“新生代”男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为参照,展开对“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梳理与批评。“新生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表明,她们对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
作者: 苏宁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变迁   日常生活   发展  
描述: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一文选取25位各个年代(生于20世纪50、60、70、80、90年代)的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对她们的婚姻、向上流动的途径、教育、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农村女性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Z村女性日常生活最深刻的变迁是:自主权的扩展、个体模式的延伸、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内化。通过对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的关注,将落脚点放在Z村女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并以此找出相关建议去打破发展瓶颈,使Z村女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对Z村女性生活状态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西部偏远地区广大女性的研究与思考。
洞见海上繁华,写就都市精髓:王安忆上海书写探微
作者: 孙琨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变迁及意义   上海时空建构   日常生活   上海女性  
描述: 作家王安忆以《雨,沙沙沙》为我们带来了清新明朗,在《小鲍庄》中完成了寻根的尝试,更以《长恨歌》彰显了富丽繁华,在《富萍》中刻写了那份纯净生动,后来的《逃之夭夭》又以沉稳朴素取胜。王安忆通过小说完成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精髓的书写,让读者真正的了解这座不同寻常的大都市。本文以王安忆有关上海题材小说为研究着眼点,力图探究此类题材小说中发生的时空背景,主要的人物形象特征、构成故事细节的相关因素以及创作变迁与意义等几方面,来进一步解读王安忆笔下的上海世界。此外,本文还关注了她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是如何深入把握和再现上海的
世纪末的三个女性
作者: 薛敏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纪末   日常生活   女性  
描述: 在张爱玲笔下,那么繁复、美丽的,真的是“世纪末华丽”的世界,是非常女性观点的;而她在题材上所处理的日常生活的琐事,的确也开启了另外一个女性书写的世界——不见得非要像男作家一样写战争或伟大的社会事件,也不一定非要是女性主义宣言和教条式的“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可以要求作品把女人鼓舞上一个比较好的将来,然而,这样的分类方式,却抹煞了很多女性可以书写的空间。藉着张爱玲,我想强调的是,“女性文学”可以开拓的空间绝对比“女性主义文学”更为宽广,在这一点上,张爱玲绝对有资格称作是替女人开辟了一片写作的天空。
论王安忆小说中城市与女性的关系
作者: 古红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城市与女性   城市   日常生活   女性  
描述: 王安忆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一大批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群体的描写,展示出她们在上海这个繁华大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人生命运,映衬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女性的命运折射出城市的风云变幻、发展沿革。百年上海的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上海女性,而上海女性的柔韧风韵又在有力地诠释着上海文化。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叙事
作者: 李晓丽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革命话语   女性写作   家常化与传奇   日常生活  
描述: 日常生活是女性写作的重要依托和底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写作受到启蒙话语、左翼革命话语和主流批评家的引导,因而在现代女作家的小说中,日常生活的书写也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重合、缠绕、矛盾等复杂的形态。但这些文本也传达出女作家宏观与微观的生命体验以及从女性个体经验角度展现女性生存独特的历史场景。
论江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清代女性弹词小说
作者: 徐晓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熏陶   江南地域文化   浪漫情怀   清代女性弹词小说   日常生活  
描述: 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和江南地域文化之间有着割不断的牵绊.江南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导致了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江南城市的市民阶层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热衷则是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发展的推手.清代女性弹词作家用如幻的彩笔画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女性群像,明显带有江南地域文化特色.
浅议叠字的修饰效果
作者: 罗天霞   来源: 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儿童用语   文学作品   效果   叠字   日常生活  
描述: 叠字是中国汉字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广为流传。叠字的使用频率之高、运用范围之广,既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也有一定的心理因素。从古至今,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对叠字的精妙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叠字的运用则更为广泛。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浅析叠字的修辞效果,从而使读者进一步深化对女性文学作品的理解。对儿童文学作品中和儿童日常叠字用语的理解、以及对当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叠字的理解。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语境
作者: 孙科   姜建红   来源: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文化语境   多元化   个人化   日常生活  
描述: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的热流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和审美形态是女性主义得以繁荣的根本原因;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人生存状态是60后女性作家写作的基本内容;60后女性作家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也为女性文学兴起提供一种可能性。
独立自我的言说与日常化的世俗沉浮——论苏青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钱钰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世俗化   女性形象   中间态   日常生活  
描述: 苏青是一位在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她承接了郁达夫所开创的“私小说”模式,以自我经历为蓝本描绘出都市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鲜明的现代女性意识。本文试从向内转的自我言说趋势和世俗化的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其小说中的女性书写,最后通过与左翼女性文学的比较总结苏青女性书写的局限性。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社会回归个体。苏青笔下的女主人公涵盖了少女、婚恋中的妇人及离异后的职业女性等,详细书写了女性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这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秉持着中庸世俗的生活哲学,通过自身的婚恋生活回应了“娜拉出走后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