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   妇女   文摘   女性主义   突破性  
描述: 康沛竹在《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撰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20世纪初期传人到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
塑造美好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杨建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私人领域   女性美   国画   女性价值   中国妇女   新中国   医疗美容   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塑造美好的中国女性形象
烟标爱红装
作者: 张治云   来源: 中国商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图案   国营   烟标   新中国   古代神话   劳动妇女   山东青州   红装   卷烟厂   女性形象  
描述: 烟标爱红装
毛泽东时代绘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娄雪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绘画作品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新中国   中国妇女   毛泽东时代   女性形象   绘画创作  
描述: 毛泽东时代近三十年的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呈现的面貌表面几乎是相同的——"中性化"特征。然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和文革,这两个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透露着本质的不同。一、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十七年这一
人民币图像数字叙事及女性形象探析(上)
作者: 常彬   张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   西藏自治区   生活方式   新中国   华北人民政府   数字   女性形象   图像意义   人民币  
描述: ”六字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题写。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港澳外,1951年底人民币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发行,成为新中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二仕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民族题材电影   刘三姐   电影创作   新中国   少数民族题材   影片   女性形象   爱情表达   女性人物  
描述: "十七年"电影关于女性的主题实际上是阶级的、革命的主题,而不是性别的主题。任何女性的爱情经历或者转变成英雄的主题,其最终的指向是政治命题。☉女性性别与身份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在政治生活领域由
新中国版画中拖拉机形象的象征意义
作者: 李月秋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工农联盟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厂   新形象   新中国   象征意义   女性形象   中国版画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拖拉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年画、宣传画、农民画、版画及国画、油画等绘画作品中大量出现。而在当时,这类作品中的拖拉机并不单是因其作为新事物或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自由背后的诘问——消费时代的女性叙事一瞥
作者: 岳斌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消费时代   政治意识形态   自由   新中国   建国初期   女性叙事   解放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在中国,女性的解放从来与政治相关,女性在新中国建立后获得的解放和自由某个层面上是政治意识形态和男性主流权利话语的"恩赐"和"施与"。两性之间的差异和平等问题在建国初期得以缓解的重要方式是"男女都一样"的一种社会
论五六十年代剿匪片的发生与特征
作者: 江霄   来源: 电影文学 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剿匪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英雄形象   情节设置   新中国   雪原   沙漠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影坛上诞生了一个新类型的电影种类——剿匪片,其中的代表有《智取华山(》1953)、《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神秘的旅伴》(1955)、《猛河的黎明》(1955)、《边塞烽火
论五六十年代剿匪片的发生与特征
作者: 江霄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剿匪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英雄形象   情节设置   新中国   雪原   沙漠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影坛上诞生了一个新类型的电影种类——剿匪片,其中的代表有《智取华山(》1953)、《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神秘的旅伴》(1955)、《猛河的黎明》(1955)、《边塞烽火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