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伦理   文学作品   民族文化   历史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形象   男性   “色”  
描述: “贞”与“色”在女性的传统伦理规定中有着水火不容的两极性。“贞”即完全归附于男性,成为所嫁男性的专利品,为其而生而死,对于他者男性,则绝不许有女性的性别意义;“色”突出着女性对于男性的性别分立,以女性色相唤起他者男性的玩赏或者归附。前者为女性之“隐”,后者为女性之“显”。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生活及反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与元末明初妇女的社会地位
作者: 丁菁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老年妇女   文学作品   女子   元末明初   社会地位   阎婆惜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女性人物  
描述: 《水浒传》是一部关于男性的小说,其中写到的几十位女性人物不过是作为陪衬的背景人物。这些背景人物当中,有背夫偷汉的荡妇,有送旧迎新的烟花女子,有贪婪刻毒的市井老妪,也有饱受欺凌的软弱女子以及侠义豪爽的江湖女子。作者似乎对这些女子存在一种下意识的鄙夷,写潘金莲、潘巧云一类女子,必定要写她们种种不堪之劣迹,写她们如何泼辣,如何放
《红楼梦》人物形象赏析之王熙凤的魅力
作者: 王虹   来源: 读写算(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文学作品   客观真实   女权运动   《红楼梦》   王熙凤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王熙凤的形象逼真、丰满、鲜活、深刻,誉之者称她是“天仙”、“凤凰”、“女权运动的领袖”,毁之者说她是“胭脂虎”“女曹操”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本身
性别文化视阈下的《李双双小传》解读
作者: 裴艳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文学作品   性别文化   娜拉   十七年文学   小传   电影文学剧本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农村  
描述: 在十七年文学的女性形象画廊中,李双双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生活于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80年代的许多人,不管是农村中识字不识字的农民,还是城市中文化水平不一的市民,对这个农村女性形象并不陌生。李双双的最初形象出现于李准1959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小说塑造的她能说能
中国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刘彧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作品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男性化   中国影视   性别立场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同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女性意识是一种性别立场,它只是对女性性别身份的一种强调,是女性对自身性别与男性不同所造成的各个方面差异的一种自我意识。
我国现当代文学中女性文化的表现研究
作者: 林秀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化价值   男权文化   文学作品   文化理念   批判与重建   现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文化价值的体现不仅是在文学作品的女权表现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传统性别文化理念的解构和建构、批判与重建上。纵观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无不渗透着女性文化与男权文化的思想斗争,从初期的萌芽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文化批评
作者: 纪颖   杜艳春   王学瑞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卓越贡献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自我意识   文化批评理论   社会文化   英国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研读19世纪女性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女作家尽管在追求独立的自我意识上走得并不彻底,但并不能否认她们在这方面所作的艰苦努力和卓越贡献。一、文化批评在国内外的缘起和发展文化批评是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胡治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贫苦农民   女性主义解读   著名小说家   文学作品   愤怒的葡萄   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乔德   美国经济   文学奖获得者  
描述: 一、引言《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该作品既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主义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该作品主要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
从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看女性主义的发展
作者: 夏冰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文学作品   文学传统   中心文化   性和谐   陈染   女性形象塑造   反叛性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外乎女人和男人,而在长期的男性话语中心的统治下,女性"象牙女郎"形象已尘埃落定,甚至内化成评价女性的权威标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萌芽、发展的,旨在消解菲勒斯中心
探析《战争与和平》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郭和英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文学作品   长篇巨著   人物形象塑造   男权中心   安德烈   生死离别   女性审美   初俄   渐行渐远  
描述: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俄国著名的思想家。《战争与和平》是他在1863年至1869年间花费了6年时间才完成的长篇巨著,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其中以女主人公娜塔莎为正面人物美丽"天使"派的代表,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成功地塑
< 1 2 3 ... 12 13 14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