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改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的萌芽——陈鸿璧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潘华凌
陈志杰
来源:
外语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陈鸿璧
改写
女性主义
-
描述:
陈鸿璧是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独立从事翻译实践的女翻译家之一。她的翻译方法不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译写模式,不是源文本的忠实再现,而是以其细腻的译笔呈现不同于男性译者的话语方式,凸显两性审美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她翻译的作品中女性一方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父权制度对女性的期待,另一方面表现出女性拥有超越男性的才智、独立的人格与个性。作为中国女性翻译文学的源头,陈鸿璧的翻译展示出女性的话语方式、女性的视角和心理体验,传递女性对父权社会和传统两性关系的不满,建构译者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
《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改写与研究
-
作者:
李金梅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浒传》
改写
研究
英语世界
-
描述: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目前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本论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借助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英语世界《水浒传》的改写与研究,总结英语世界《水浒传
-
明人改写元杂剧与明代社会思潮之变迁
-
作者:
孔杰斌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明杂剧
明传奇
改写
婚姻爱情戏
-
描述:
元杂剧"婚姻爱情戏"中约有13部作品被明人以杂剧或传奇的形式所改写。明人在改写的过程中重塑了原作的女性形象,使之更符合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增加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注重对男女之情的渲染;模仿和套用其他
-
改写:男女作家的性别意识差异研究——以《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与《青狐》为例
-
作者:
王学森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蒙
男女作家
张洁
改写
性别意识
-
描述: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女性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性别意识为视点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现象。性别意识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涉及到男权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变化,也关系着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现代性转型。张洁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历程跨越了新时期到新世纪漫长的时段,作品中展露的性别意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爱,是不能忘记的》和《无字》是她在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其表现的性别意识能够代表当时文学语境中的基本状况。因此,对这两个作品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表现出张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珀涅罗珀记》:神话改写与加拿大
-
作者:
张威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解构
珀涅罗珀记
加拿大
改写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ret Atwood,1939-)是当今世界文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王”之誉。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珀涅罗珀记》是一部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