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分析
作者: 盛林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伦理  
描述: 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天然的关系称之为"伦理"。高度张扬自我之下的与他人的和谐是托妮·莫里森文化伦理观的核心所在,莫里森塑造的女性形象命运多舛却宁折不弯,拥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反映的伦理观具有以下特点:命重于理,女人可以当家长,个人满足,力量就是地位等
被禁锢在角色里的“疯女人”:解析莫里森笔下的“疯女人”意象
作者: 苏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托妮·莫里森   喻指理论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其作品中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塑造了诸多性格迥异、行为怪诞,但生命力却十分旺盛的非裔美国女性形象。其笔下的黑人女性身上潜伏着生命的原始动力和对生活的希望与渴求。本文运用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从人物意象喻指出发分析莫里森笔下疯狂的女性意象。通过解析其表面行为举止的疯狂,揭示其背后所暗含的巨大创造力,从而使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得到多元化解析
托妮·莫里森《秀拉》生命之歌的谱写
作者: 刘俊杰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托妮·莫里森   女权主义  
描述: 在当今的文坛上,托妮·莫里森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以来,其是美国作家当中唯一的黑人女作家。在托妮·莫里森的创作生涯中,向读者展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秀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秀拉》这部小说描写了三个黑人女性的形象,在生活中顽强对命运抗争。作者通过描述黑人女性的反传统行为,表达一种女性崛起的意识,充分展现了女权主义,谱写了一曲激烈高昂的生命之歌。
剖析《最蓝的眼睛》的种族歧视问题
作者: 温素云   宁玉洁   李款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凭借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最蓝的眼睛》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一个黑人少女梦想拥有蓝眼睛而最后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在描述了该作品发表时期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问题和黑人女性文学兴起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对作品主题的深入剖析,详细地分析了小说作者所表达的新的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族歧视问题,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美国黑人只有在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的基础上勇于同社会不公相抗争才能获得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苦难、觉醒和独立: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建构
作者: 宿晶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黑人   女性  
描述: 美国文学史上长期以来都是白人占据主流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美国黑人文学开始崛起,但黑人男性作家仍占据着美国黑人文坛的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女性文学才得到了初步发展,在美国文坛上一批黑人女作家才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而托妮·莫里森就是黑人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
托妮·莫里森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
作者: 马粉英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叙事   托妮·莫里森   小说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杰出的美国当代作家,也是最有影响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关注非裔美国黑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表达了她对黑人种族生存的冷静而又深刻的思考,她将自己的思考融入精心刻画的人物和精湛的叙事技巧,以高度的艺术性来呈现深沉的种族关怀和人类情怀。论文以莫里森的五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身体的维度来分析她对黑人以及黑人种族生存困境的思考。在莫里森笔下,人物的身体犹如一块画布,她在身体上绘制了标记和代码,在解密的过程中,身体展开自己的言说,于是身体铭刻的人物的经历得以铺陈、身体喻指的厚重内涵得以呈现
女性、家庭与文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主题解读
作者: 陈许   陈倩茜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侵蚀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   家庭  
描述: 托妮·莫里森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非裔女性作家,其作品着力描绘之前被忽略的非裔女性形象。在《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中,莫里森揭示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精神迫害,以及黑人文化的流失与自身价值的否定对于黑人家庭所带来的苦难。莫里森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向社会表达了黑人的诉求,在强势的白人文化社会里,黑人文化岌岌可危。本文通过分析佩科拉、杰拉尔丁夫人和克劳迪娅及各自家庭,从不同层面展示了文化侵蚀造成的创伤,呼吁黑人同胞在追求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力时,不要遗失宝贵的黑人文化。
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策略分析
作者: 宋银苗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叙事   托妮·莫里森   女性叙事   讲述女性   想象女性  
描述: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从女性叙事中的想象女性、讲述女性和自我叙事三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女性叙事策略。
自我赋权之路: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
作者: 魏慧仙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赋权   父权制   女性哥特   托妮·莫里森   《爱》  
描述: 《爱》是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一部力作,在读者和评论家之间享有很高的赞誉。拥有黑人和女性双重身份,托妮莫里森将黑人女性形象推到了聚光灯下,并赋予她们发声的权利,但《爱》这部小说与她早期的小说和传统的女权主义作品有所不同,它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表明威胁女性自我赋权的根源首先是来自种族内部的父权制。借助女性哥特理论,并基于它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封闭的生活空间,勇敢无畏的女主人公,以及皆大欢喜的结局,本论文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对托妮莫里森和该小说
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形象的重塑
作者: 崔淑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白人   托妮·莫里森   重要地位   黑人女性   文学成就   作品   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她祖籍非洲,属于非裔黑人女性。在莫里森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她的家乡——美国俄亥俄州的钢城洛罩恩。1931年,莫里森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是白种人家中的女佣,然而家庭的平凡并没有造就莫里森的平凡,莫里森通过非凡的努力,终于以黑人女性文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