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赋权之路: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魏慧仙
【关键词】 自我赋权 父权制 女性哥特 托妮·莫里森 《爱》
【摘要】《爱》是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一部力作,在读者和评论家之间享有很高的赞誉。拥有黑人和女性双重身份,托妮莫里森将黑人女性形象推到了聚光灯下,并赋予她们发声的权利,但《爱》这部小说与她早期的小说和传统的女权主义作品有所不同,它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表明威胁女性自我赋权的根源首先是来自种族内部的父权制。借助女性哥特理论,并基于它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封闭的生活空间,勇敢无畏的女主人公,以及皆大欢喜的结局,本论文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对托妮莫里森和该小说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年度】2014
【导师姓名】张群
【分类号】I712.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异化的“自由女性”: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视角看《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异化 作者:张英雪 年份:2014
- 2、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地平线”的象征意象——解读珍妮的自我赋权之路 作者:谭红 年份:2015
- 3、价值的载体与欲望的对象: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的女性身体 作者:翟文婧 年份:2011
- 4、莫里森《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郭雯静 年份:2015
- 5、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唐红梅 年份:2007
- 6、荒凉意境中的追寻者──由散文《爱》透视张爱玲创作的情感世界 作者:张晓琴 年份: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