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想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想象和嘲弄: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丽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缺陷
美好型
嘲弄
主动型
-
描述: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性别的差异,中国现代叙事文化对于女性的形象充满着想象和嘲弄。男性作家创造了许多让人心动的美好女性形象,但这都是男性自我的想象。男性作家对于一些主动争取幸福的女性,却进行了无情的嘲弄。这些都没有体现出女性的真实性,暴露出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的现代性不足这一缺陷。
-
美国视野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坤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想象
他者
中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及至二十世纪初,美国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反复之中,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国作为美国视野中的他者,承载了作家本人所属社会和群体的集体想象,是不断被言说和被创造的。中国女性则是
-
《图雅的婚事》:正在消失的彼岸
-
作者:
冯欣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性秩序
社会秩序
婚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的想象和对女性的想象在社会秩序越来越趋于严密,父性秩序愈来愈趋于牢固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持续把饶有意味的女性形象置于其表述核心的男性导演,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关注他。王全安从他的第一部影片
-
沉默在历史背后的聒噪——《列女传》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作者:
林存秀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体验
话语
想象
文化悖论
性别视角
-
描述:
以社会性别视角对《列女传》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伯姬进行解读,就不难挖掘出被压抑在文本背后的女性内心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在传统父权文化体系中的"男权话语"主观"想象"女性形象所生成"虚假价值",和通过话语的操作内化为妇女的内心行为规范的真相。
-
态浓意远:汪曾祺小说女性人物形貌美技法
-
作者:
祝一勇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形貌美
汪曾祺
以形写神
暗示
-
描述:
的方法想象其美,或从小说中其他人物的角度出发,不直接写女人的美,而写这些看到她的人的反应中来显示出她的美。这是避其文字直观性之所短,用其文字间接性之所长,并以生活和想象作基础的高明的写人技巧。
-
新媒体时代再论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
作者:
隋荷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想象
不断变化的界限
新媒体时代
人物形象
-
描述:
会效仿他笔下的人物的做法,尤其是在处理与各种环境发生冲突的方式上。本论文旨在准确捕捉他作品中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微妙界限。鉴于此,我将针对他作品中的男性和女性人物形象展开论述,并找到两种人物形象间的主要差别,以及他们各自的主要特征。
-
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
-
作者:
唐妍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男性话语
女性角色
易装
女性空间
-
描述: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小说(以清代前中期小说为主)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想象性描述的研究,还原清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实存,即男性作家的想象性建构。回到文本重新思考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
-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艳杰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想象
中国女性形象
沉醉与警醒
反思
-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的重要作家,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芥川龙之介汉学素养深厚,其创作与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渊源甚深。“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课题也日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对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将这些中国女性形象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讨论。通过文本细读,重点分析各个时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的不同表现、特征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审美夙求和时代意义。通过考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
-
晚清小说中“新女性”的想象和建构:以曾朴《孽海花》为例
-
作者:
王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孽海花》
“新女性”
《女子世界》
文人心态
-
描述:
历史舞台的“新女性”,夏雅丽是晚清文人所想象的爱国“新女性”的代表,而傅彩云形象的塑造则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提供了晚清文人想象“新女性”的另一种可能。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体现出曾朴这一代知识分子对
-
人生与书写:论庐隐的男性想象
-
作者:
郑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书写
庐隐
人生
男性
-
描述:
庐隐,“五四”时期颇负盛名的女作家,被茅盾称为“五四”的产儿。作为“五四”时期第一批浮出历史地表的女作家,她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随后将视角转向了知识女青年,关注她们身上的苦闷和悲哀。与同时代的女性相似,庐隐的创作方向主要是书写女性。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创造出一个个忧伤苦闷的女性。反复书写女性使得庐隐笔下的性别书写严重失衡:女性形象丰富,男性则显得单薄。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在书写“女性”的同时,也将男性带入了她的笔下。且显示出与同时代男性作家自我书写完全不同的别样风采。她无意中构建的男性形象,却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