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474 条
-
20世纪90年代国内安娜形象研究综述
-
作者:
李国银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安娜形象
悲剧
-
描述:
90年代以来关于安娜形象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下列几个问题展开:安娜形象的新解读,安娜之死,安娜悲剧原因考证,安娜爱情悲剧论。而论述最多的是将安娜置于比较文学之中,将安娜与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女性形象进行
-
两个知识女性的悲剧:试比较《一个女人》与《伤逝》
-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悲剧
人物配置
个性解放
-
描述:
《一个女人》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描写了早月叶子这位崇尚个性自由的知识女性,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努力实现自我的实践篇。《伤逝》刻画了“五四”运动后要求个性解放的子君这个知识女性形象,鲁迅通过该作品明确指出:只有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才能谈及妇女的解放。由于两位作家思想及阅历的不同,两部作品既有一致性,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
两个知识女性的悲剧——试比较《一个女人》与《伤逝》
-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悲剧
人物配置
个性解放
-
描述:
《一个女人》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描写了早月叶子这位崇尚个性自由的知识女性,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努力实现自我的实践篇。《伤逝》刻画了“五四”运动后要求个性解放的子君这个知识女性形象,鲁迅通过该作品明确指出:只有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才能谈及妇女的解放。由于两位作家思想及阅历的不同,两部作品既有一致性,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
苔丝:可怜你这受了伤害的名字! 我的胸口是张床,供你养息
-
作者:
周一涵
舒秀花
石瑶
来源:
金田(励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勇敢
悲剧
爱情
-
描述:
《苔丝》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亲爱的朋友,你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么?你一定会毫不迟疑的说:"会"。那么你愿意包容你所爱的人的过去么?你也许会犹豫,先不要回答,请随我进入《苔丝》。
-
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统
-
作者:
龚陈婷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性格与环境小说
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和好评。纵观哈代的小说,女性形象始终活跃在舞台中心,他笔下的女性虽然繁多,但却不重复雷同,她们身上强大的个人魅力以及悲剧色彩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空间。现阶段国内外的哈代研究往往过多地集中于对哈代
-
试论《史记》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
作者:
汤琴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悲剧
女性
-
描述:
女人并没有摆脱男权社会的桎梏,多数女性的处境是卑微而可怜的。本文将对《史记》中所描写的悲剧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并从传
-
欧里庇得斯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许强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希腊妇女
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宗教
悲剧
-
描述:
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对人物内心的精妙描绘见长,也因为他成功地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而格外受到关注。他的悲剧描绘了在公元前5世纪处于社会从属地位的女性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希腊
-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庄金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罪恶
悲剧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女性形象
-
描述:
角色的剖析,结合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分析这些女性形象造成悲剧和制造罪恶的原因。首先,论文在作品选择的角度更全面,不仅囊括了作者创作成熟期的大部分代表作,也将作者创作生涯的收关之作作为内容的一部分
-
古典时期雅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佳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雅典
悲剧
古典时期
女性
-
描述:
,最重要的美德就是服从男性的统治。 然而,在当时的悲剧中,却存在着不服从的女性。她们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
论大冈升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武藏野夫人》为中心
-
作者:
杨晓丹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藏野夫人
悲剧
大冈升平
女性
-
描述:
笔下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命运中充满悲剧色彩的战后社会转型时期的日本女性,以及当时的
<
1
2
3
...
32
33
34
...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