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红楼梦》三章
作者: 刘晓波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红楼梦   内心   悲剧人物   尤三姐   解读   环境   尤二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描述: 晓风残月何似剑——解读《红楼梦》人物之尤三姐晓风、残月,自是极至的人间美景,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竟是另一番境界和寓意。一个人的处境即使有与生俱来的优越和保障,生命最终也会随风而逝,普通人的命运哪一个又不是晓风残月般的脆弱?至于意志中如"剑"的追求和愿望又该抱以怎样的期待呢?对于尤三姐这个悲剧人物,古往今来赢得敬重,因为她的死,刚烈而果绝。应该说尤三姐的死,不是因由情感,而是因由环境,这恰恰使尤三姐不同于一般女性形象。
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悲剧世界
作者: 陶舒婕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冤   古希腊   西方悲剧   悲剧人物   美狄亚   祭祀仪式   哈姆雷特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酒神  
描述: 前言 悲剧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是过去酒神节在祭祀仪式当中所采取的酒神颂歌所一步一步的演化而来。情节设置上,主题人物往往要受尽折磨,甚至于失掉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意愿、激情以及理想昭示出成功以及胜利的必然性。
安德洛玛刻的形象及其悲剧性格
作者: 郭宏安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戈德曼   人物性格   悲剧人物   爱情   丈夫   现实世界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悲剧性格  
描述: 《安德洛玛刻》是拉辛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是他的所有悲剧中演出最为经常的剧目之一.1667年11月17日,《安德洛玛刻》首次在王后的宫邸演出,博得国王和王后以及一大批王公命妇的欢心;随后在布尔高涅剧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差不多引起了与《勒·熙德》首次演出时同样的反响","人们感到戏剧史上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布瓦洛(Nicolas Boileau,1636-1711)认为《安德洛玛刻》是一出"标准的悲剧",封特奈尔(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1657-1757)在著名
中西古典悲剧女性比较三题
作者: 李祝亚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中国古典悲剧   中西古典悲剧   麦克白夫人   悲剧人物   美狄亚   安提戈涅   悲剧女性   杜十娘   女性形象  
描述: 中西古典悲剧女性比较三题
天涯涕泪一身遥──读有吉佐和子的《非色》
作者: 李德纯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艺术价值   悲剧人物   种族歧视   涕泪   日本   战争   心理的真实   小说   波多黎各  
描述: 天涯涕泪一身遥──读有吉佐和子的《非色》李德纯女作家塑造女性形象与男作家写女性人物的最大区别。在于感同身受的真实。女作家以她们特有的文思才情,擅长复杂细腻的心理刻画,以纤柔沉婉的手笔拓展和深化社会。自然与人生,使创作主休的女性心理与女性文化达到统一。...
潘虹 曾经的“悲剧女王”
作者: 何叶舟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女主角   女王   观众   悲剧人物   中年知识分子   人到中年   女演员   杜十娘  
描述: 潘虹,著名演员,祖籍江苏,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作为中国极少的演技和外形俱佳的演员,潘虹塑造了无数悲剧女性形象,她被称为悲剧女王。代表作·1980年《苦恼人的笑》·1981年《杜十娘》·1982年《人到中年》·1989年《最后的贵族》·1994年《股疯》悲剧之路1980年,在上影厂拍摄的电影《苦恼人的笑》中,潘虹第一次当上了女主角,也正是因为《苦恼人的笑》,潘虹一下子成为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女演员。而开启潘虹悲剧之路的,却是第二年的电影《杜十娘》中杜十娘这个角色——一个古代沦落风尘的青
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三组关键词
作者: 苏也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虎妞   生命   关键词   悲剧人物   解读   故事   老舍   女性形象   理想与现实  
描述: 奔跑是一种状态,生命也是一种状态,如果说有些人的生活是将这两种状态合二为一的话,我想《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同时,奔跑是
窦娥的困惑
作者: 温斌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中国戏剧史   妇女命运   中国文学史   悲剧人物   社会底层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描述: 窦娥的困惑
美国的悲剧与中国的悲剧(曹禺与奥尼尔的悲剧人物比较)
作者: 冯涛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日入夜行》   悲剧形象   奥尼尔   悲剧人物   《榆树下的欲望》   审美特点   曹禺   女性形象   《雷雨》   易卜生  
描述: 美国的悲剧与中国的悲剧———曹禺与奥尼尔的悲剧人物比较冯涛(一)已经有数不清的文章谈论曹禺与奥尼尔的关系和对他们的接受,但大多停留在具体影响的描述上,所注意的中心是曹禺对于奥尼尔的戏剧技巧(主要是表现主义)的借鉴和超越。另有一些文章注意到曹禺的剧作无...
曹禺与奥尼尔悲剧观念之比较
作者: 张军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观念   悲剧英雄   曹禺剧作   奥尼尔   悲剧人物   《榆树下的欲望》   罗伯特   寻梦者   女性形象   《雷雨》  
描述: 曹禺与奥尼尔悲剧观念之比较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