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影像与文字的协商——《呼啸山庄》电影改编中的性别意识形态变化
作者: 周建华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改编   性别政治   《呼啸山庄》   文化背景  
描述: 文学经典对于一代代电影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随着文学经典被一次次地搬上银幕,文学电影改编也对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然而电影改编却是受到评论家和观众诟病最多的类型,忠实一直是电影改编无法逃脱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同一部文学作品——《呼啸山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改编,探讨了改编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改编作品的影响,从而解构文学与电影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意图、方法和预期结果。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回顾了文学电影改编的历史和改编研究的历史以及小说《呼啸山庄》被搬上银
影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之因素分析:以第四届女性立法委员为例
作者: 许翠谷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政治   性别意识   女性参政  
描述: 1980年代我國黨外運動興起、政治民主化以及婦女運動的蓬勃發展,直接、間接地影響了我國女性政治參與人數的持續增加。雖然去年年底(2001)第5屆立委選舉後,我國國會女性立法委員比例增至22.22%,但就歷年民選公職選舉結果來分析,女性的政治參與現狀仍低於男性。「政治是一權威性的價值分配」,任何一項政策或法令的制訂,都將影響個人,是以女性進入政治權力核心參與決策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然而,國內以政治權力中心的女性立委為研究對象者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選取第4屆女性立委為受訪對象,採深度訪談方式,輔以次級資料分
被动的选择:当代女性文学叙事中的性别政治与婚姻形态
作者: 王嘉姝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两性平等   性别政治   女性婚姻  
描述: 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在文学领域体现得尤为直接和形象。本文拟以性别政治为切入点,通过张洁、李昂、张爱玲、池莉等女性作品,试图解析性别政治如何左右女性在情爱和婚姻中的价值选择、心理结构、思维习惯和未来命运。 第一节无奈的婚姻选择 在以体力为社会分工标准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女性逐渐被排除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外。在男人看来,“男人是主要的,女人只是附属品而已。”随着注意的中心集中于男性及其活动,两性生理上的差异也逐渐转变为权力和
空间与性别、种族政治:论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
作者: 熊敏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种族政治   性别政治   女性主义意识   空间批评理论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非洲裔黑人文学的经典、女性文学的经典和 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小说成功塑造了珍妮·克劳福德这一新黑人女性,她冲破种族歧视和父权制社会的束缚,不断地寻求自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姑娘逐步成长为一位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成熟妇女。珍妮这个人物已经成为了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传统和黑人妇女文学传统中的一位光彩夺目、影响深远的角色。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对该小说的评论大多集中在种族歧视、黑人宿命论、黑人民间文化、小说的叙事策略和黑
从政治批判到性别话语——莫言《丰乳肥臀》的批评研究
作者: 曹霞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性别政治   新历史主义   政治批判   女性形象  
描述: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在发表初期受到了政治批判。邓晓芒和张清华运用"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客观分析,传统的社会学与艺术风格的分析在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性别话语"中,主要包括女性和生殖崇拜、女性形象与女性命运、性别政治研究。从邓晓芒的研究到性别话语,这些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延伸并强化了作品的意义,拓宽了我们理解小说的途径和方法。
合作化小说女性形塑中的性别政治
作者: 耿庆伟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政治   农业合作化   性别遮蔽   宏大叙事   主体悬置  
描述: 在“合作化”小说宏大叙事中,女性虽然参加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并被编织在意识形态话语中,但当国家、民族等概念占据叙事中心的时候,作家的女性书写因无法用心灵去感受女性的真实存在导致女性“他化”:性别雄化下性别主体的悬置;形象丑化下的性别角色的遮蔽;情爱叙事中的性别失衡。小说叙事中的政治修辞一方面让这些女性形象获得了被主流话语所认同的新社会新女性的合法身份,另一方面又遭遇了主流政治话语任意编码和随意填充,这些女性因自身主体性的缺乏陷入了被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起来的虚幻镜像。
兰斯顿·休斯《早秋》中的潜文本叙事策略
作者: 林瑛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性别政治   兰斯顿·休斯   《早秋》   潜文本  
描述: 兰斯顿·休斯短篇小说《早秋》的表层文本之下隐藏了一个性别政治的潜文本。全知叙述者以叙事时距为障眼法弱化因果关系遮掩隐含作者的本质主义性别观。在全知叙述视角的凝视之下,玛丽这一女性形象首先被客体化继而被贬讽。全知叙述者通过过去时时态以及外部环境描写呼应内心的方法刻意疏离读者与玛丽的心理距离却暗暗透视比尔的内心情感,成功树立了男性作者的性别权威。
革命变雌雄: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性别政治
作者: 韩琛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电影   恋物   革命   性别政治   文化霸权  
描述: 作为一项针对资本主义商业电影机器的视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中的女性被塑造为新圣女战士。这些女性形象完全祛除了色情意味,放逐了窥淫式的凝视政治,并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凝结物投射于电影银幕,但与此同时又建构起新的恋物式观看:辗转于自然/性与革命/性之间的新女性,既表征又掩盖了革命父权意识形态所造成的阉割创伤。革命新女性是中国左翼运动想象现代民族国家,形塑社会主义现代性项目,建立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话语范畴,然而却无法抗拒自然人性论的侵蚀,而今只能作为一种暧昧的后革命记忆而存在。
《海狼》的女性人物与杰克·伦敦的性别政治
作者: 虞建华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批评   《海狼》   性别政治   杰克.伦敦   女性人物  
描述: 文章通过对杰克.伦敦长篇小说《海浪》中唯一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作家的人物设计意图在写作过程、故事发展中逐渐被自己修正改变,最终将一个希望歌颂的新女性形象送进了传统社会角色的老套中。文章将小说置入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的历史语境中,讨论这种意图与结果的不一致性所反映的当时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矛盾心态。
二三十年代“革命+恋爱”模式中的性别政治
作者: 乔春雷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之爱   “革命+恋爱”模式   革命女性   悲悯与同情   性别政治  
描述: 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革命+恋爱"的小说叙述模式中,存在着革命权力秩序与性别权力秩序相互纠缠的现象,本论文从二三十年代"革命+恋爱"模式中革命女性的形象书写入手,通过对情爱关系中的性别政治、革命女性的浪漫之爱对革命意识形态的美学实践的影响以及对革命女性的情爱心理中同情即爱的情爱特质的分析出发,试图呈现革命女性性别在政治权力秩序转化为情感秩序时的独特作用。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