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性别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姜艳艳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广告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
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于人们的影响也愈加深刻,其中,电视广告借助于电视媒体宽泛的覆盖面和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对大众的消费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起着越来越强的诱导和影响作用。然而,在男权思想统治几千年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电视广告中存在很多充满偏见和贬损女性形象的现象,此类广告的滋生又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如何利用电视广告来塑造良好的现代女性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笔者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重要文献
-
基于语料库的《紫色》汉译本的译者性别研究
-
作者:
刘栋梁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语言习惯
性别差异
性别意识
-
描述:
性别和语言是影响文学翻译实践的重要因素。性别差异又会导致语言差异,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因此两性语言习惯的不同又会导致翻译的不同。除此之外,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和文化转向,性别对翻译的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紫色》是艾丽斯·沃克笔下的女性主义作品,在1983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反映了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中逐渐成长强大并与男性反抗的过程。这样一部女性主义作品在译者性别对翻译影响的研究中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在前人相关的研究基础上,以《紫色》的女性陶洁译本和男性杨仁敬译本为案例,利用语料库从词汇学和语用学角
-
女性主义视角下《秘密花园》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
作者:
王燕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秘密花园》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进入翻译研究以来,人们不再笼统的将翻译看作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关注到翻译的文化内涵。此时女性主义与翻译结合而生的女性主义视角又称性别视角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新焦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随之产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大胆的挑战传统的忠实原则,不再将原文和原作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译者应该全部隐身;而是强调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应该忠实于女性主义的“写作项目”。有些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时采取劫持、增补或加写前言或脚注来突出女性身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另外一些译者更青睐于同性作家的作
-
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四个中译本
-
作者:
孟莹莹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爱》
女性主义视角
原作
《简·
译作
性别意识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经历了一个跨学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的研究有很多视角应运而生,而女性主义视角即性别视角就是其中一个很突出的研究视角。至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其中都隐藏着许多二元对立,如在翻译中,译作和译者从来都是依附于原作和作者的,而在社会中,女性从来都是依附于男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揭示并批判将翻译和女性降低到文学和社会阶梯最底层的互相纠缠在一起的那些概念,以动摇维持这种状况的男性权威和父权话语,并提高翻译和女性的地位。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