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男性文化视阈的终结: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女权意识和女权主义批评断想
作者: 丁帆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化   六十年代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A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盛起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悄然进入了中国文坛。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视阈,这种批评往往给人一种令人悚然的的解读结论。无疑,中国的这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一开始自身的批评历程就是侧重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摧毁着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以男性文化视阈为核心的牢固建筑体系,从事物的负面,也就是从女性文化的新视点来营造一个伦理道德观念和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全新体系。以此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真实的认识,与沿袭了几千年的男性文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概述
作者: 陶丽·莫依   林建法   赵拓   李黎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秩序   妇女解放   法国   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波伏瓦   激进主义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我们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女权主义理论家。然而,1949年当她出版《第二性》之际,她曾深信单单社会主义到来就会使女人不再受压迫;因此她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而不是女权主义者。今天,她的立场似乎有所改变。1972年,她加入WLF(妇女解放运动组织)并首次公开宣布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她通过指出妇女运动中出现的新激进主义,解释了自己推迟认可女权主义的原因:“在妇女解放运动组织1970年建立之前,在法国存在的妇女团体总的来说都是改良主义和墨守陈规的。
论女性批评
作者: 翁德修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理论依据   语言   两性平等   妇女写作   妇女文学   心理分析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从生理、语言、心理分析和文化等四个方面评述和讨论了女性批评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着眼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女性批评,尽管有些理论观点尚属牵强甚至荒诞不经,但是意在提倡两性平等、发现妇女文学的自身价值、探求女性文学的特征和向以男性为主的传统文化提出挑战的主张,无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立足于妇女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同时,还顾及到女性生理、语言、心理,以及阶级、种族、国籍和历史等因素,来探讨妇女写作特点和差异的批评途径也是十分可取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