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影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大街》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高虹
来源:
科学咨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街》
影响
“新女性”
-
描述:
《大街》使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本文用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分析了《大街》主人公卡萝尔的“新女性”形象,并简述了该文学形象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影响。
-
谈柳永俗词对元曲的影响
-
作者:
王娟云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曲
影响
柳永
俗词
-
描述:
柳永俗词对元曲的影响很大。柳永生活的时代和元曲繁荣的时代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柳永和元曲作家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遭际,所以柳永的人生态度对元曲作家有很大影响。柳词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和性格特征在元曲中也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
-
论《小姨多鹤》中两位女性人物塑造的优缺点
-
作者:
李娜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化
影响
“凑合”哲学
人物塑造
-
描述:
多鹤、朱小环是小说《小姨多鹤》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主人公。她们相互陪伴着走过了几十年,她们互相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甚至同化着对方。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女人相互影响的关系,探讨这部小说人物塑造上的优缺点,以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
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甄艳华
杨音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影响
女性主义诗学
中国女性文学
-
描述:
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并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从而能更好的帮助读者深入地领会和欣赏中国近当代女性文学.
-
试论奥斯丁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健
张熙倩
崔阳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影响
奥斯丁小说
-
描述:
觉醒的一种表现。因此,简·奥斯丁(Jane Austen)对英国历史上女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英国18世纪之后的文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大卫•马梅特戏剧中缺席影响的精神分析研究
-
作者:
邓芳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影响
自我
缺席
-
描述:
大卫•马梅特是美国当代一位颇具才华的剧作家,其代表剧作《美国野牛》(American Buffalo)获得1976年奥比奖和1977年纽约剧评界奖;《拜金一族》(又名《格伦加里幽谷树林花园》,Glengarry Glen Ross)获得1984年普利策戏剧奖和纽约剧评界奖;《奥里安娜》(Oleanna)由作者本人亲自执导,后由英国著名剧作家和导演哈罗德•品特改编、执导并搬上伦敦舞台,受到观众好评。因此,本论文将深入分析马梅特的这三部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 本论文一改过去仅评论、分析戏剧作品中台上人物的思维
-
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起源、表现和影响
-
作者:
田晟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影响
起源
表现
-
描述:
历史上的第二次妇女运动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无论从这次运动的规模上讲,还是从其涉及问题的广泛性来说,第二次妇女运动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妇女运动,并对美国妇女的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从冯小青到林黛玉:论冯小青形象对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
-
作者:
马兆勤
马伊笑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影响
继承
冯小青
林黛玉
-
描述:
冯小青其人其事在明末清初流传甚广,因而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才高,其命舛,其情痴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上多有显现,而以<红楼梦>中林黛玉为典型.
-
论《世说新语》的性别审美观
-
作者:
王玉铭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审美观
影响
人物类型
《世说新语》
女性审美观
-
描述:
《世说新语》,被称为“魏晋文化具体而微的百科全书”。本文即从“性别审美”这一角度审视《世说新语》中的性别文化现象。该论题属于人物美学的范畴,但相对于一般的人物美学研究而言,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性别”特征。对于这个论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世说新语》中基于性别的人物类型。考察《世说新语》类目命名及设置,统计《世说新语》中人物的性别构成,分析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的不同类型,并分析这种性别类型表现中蕴含的性别冲突问题。 二、《世说新语》的男性审美观。总结《世说新语》多种男性类型所体现的不同的男性美和男
-
唐代女性妆饰文化研究
-
作者:
王麒越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式
发饰
面妆
影响
唐代
内涵
女性
-
描述:
大唐盛世气象万千。其包容并蓄的宏伟气度,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女性妆饰文化也不例外。对唐代女性的研究,从内在到外表均屡见于专著和论文,其中对女性服饰文化的讨论也屡见不鲜,且不乏见地。但略感遗憾的是,学界对盛唐女性妆饰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服饰上,而对其诸如内涵复杂的面部化妆和发式的梳理、发饰的佩戴等缺乏较为深入的揭示和讨论。而事实上,盛唐时代女性的妆饰无论从内容、手法还是用料等方面,均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同时有了重大的发展,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得以在千年妆饰史上独领风骚的格调。而讨论唐代女性妆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