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巴金】搜索到相关结果 57 条
-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
-
作者:
贾玉民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特性
中国传统文学
形象体系
《金瓶梅》
巴金
古典小说
《红楼梦》
性格对照
女性形象
近现代文学
-
描述: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贾玉民虽然巴金自称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受西方影响的一个”,虽然他曾激烈地否定过中国传统文比,认为“我们正需要忘掉一切,以一种新的力量向新的路上迈进”,①但是长期以来,读者和研究者们也逐渐地注意到了他的某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民族特性...
-
论《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
-
作者:
张朋钊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三部曲
小资产阶级
舞阳
巴金
鲁迅
茅盾
个性解放
悲剧命运
时代女性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画廊,绵延伸展,幽曲尽致,色彩斑澜。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分别以他们所熟悉的题材和擅长描写的人物,在争奇斗艳的现代文坛上各领风骚。如果说鲁迅以他深沉、冷峻的笔触刻画
-
论知识女性曾树生的艺术美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曾树生
巴金
《激流三部曲》
丈夫
新女性
悲剧命运
知识女性
《寒夜》
艺术美
-
描述:
在塑造女性美的作家中,巴金是个具有独特成就的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新女性的群象.笔者在这里,仅对《寒夜》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的艺术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读者.如果说巴金
-
爱与恨交织的生命之歌——鸣凤投湖的悲剧美
-
作者:
周芳芸
宋光成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鸣凤
生离
巴金
黑暗王国
爱情
悲剧美
抒情独白
爱与恨
死别
觉慧
-
描述:
巴金说:“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的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在巴金精心刻画的被损害
-
感谢屠格涅夫
-
作者:
周翼南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快餐文化
世界文学史
巴金
处女地
贵族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生活节奏
-
描述:
在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未必有人会有耐心读屠格涅夫的长篇,虽然他以他的《猎人笔记》和《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等长篇小说取得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荣誉”——巴金这么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曾以编辑身份访问巴金老人,我对他说:“谢谢您。”
-
中日家族小说的双子星座——岛崎藤村的《家》与巴金的《家》
-
作者:
沈小明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青年一代
封建家长制
作家
家族小说
岛崎藤村
巴金
双子星座
家族成员
女性形象
-
描述:
日本作家岛崎藤村1911年发表了《家》;时隔22年,中国也发表了一部同名小说,那就是巴金的《家》。两部《家》讲述的都是家族如何走向衰亡,逐渐分崩离析的故事,都是“旧家庭的历史”。同名同题小说在中日作家的笔下并不多见,但岛崎与巴金却还有《春》、《新生》...
-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
作者:
李玲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文学形象
巴金
革命叙事
男性世界
系列小说
女性主义
20世纪40年代
-
描述:
该文认为,巴金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小说,从总体而言,是以子辈男性青年为主体的现代启蒙叙事,现代革命叙事,巴金在这些小说中的正面女性文学形象主要集中于自始至终都以美好心愿对待男性世界的女生身上。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