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简·爱
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   官红   来源: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汉对照   爱》   高中   《简·   英语   阅读练习   故事梗概   小说  
描述: 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简·爱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虎妞的悲剧
作者: 储坚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主体   独特   塑造   老舍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骆驼祥子》   小说   类型  
描述: 虎妞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是具有悲剧精神的主体。比起小说中的祥子、小福子、老马爷俩这些悲剧形象来,虎妞属于另一类型,更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牛月清形象及其婚姻、家庭悲剧评析
作者: 张光全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都》   悲剧   贾平凹   婚姻   文学评论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牛月清形象  
描述: 本文对贾平凹自认为刻画较成功的女性形象牛月清,从她姓氏的象征意义、家族历史及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分析了这一人物典型性格特征。同时,剖析了牛、庄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婚姻、家庭悲剧的根源。
映泉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徐志祥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进取精神   女性世界   新时期文学   贾平凹   陆文夫   文学现象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1大批女性作家的崛起和许多男性作家致力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新时期文学中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若将北方的贾平凹、南方的李宽定与中楚的映泉相比,(出于年龄的划界,我避开了张弦、陆文夫等成名较早的一些作家
女性原则与“哈克贝利·费恩”
作者: 陈革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格拉斯   女性原则   西方文学   模式化   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   小姐   女性形象   寡妇   小说  
描述: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玛丽琳·佛兰奇认为,多少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及语言中众多女性形象尽管反映了现实或代表着生活中女性形象,但她们的形象几乎已被模式化地固定下来。这种传统的为众多文艺作品表现的模式化了的女性给人们以如此强大的影响与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介)常常无法把生活中的女性与作品中的女性分辨开来,使得人们常常让生活中的女性去模仿作品中的女性,而忽略了真实的
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
作者: 丁芸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   思嘉   《飘》   密契尔   艺术形象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小说  
描述: 本文探讨小说《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不甘平庸、力图开拓奋进、执著追求实现女性自我价值为内核的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认约这是《飘》畅销流传的根本原因。
“厚土”底层的女人们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女性崇拜   深层心理   底层   女性形象   男人   视角   小说   李锐   世界  
描述: 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曾在两年前的文坛上引起一场小小的轰动,评论家纷纷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文体的视角,争争抢抢地发掘吕梁山这片“厚土”。今天我却想从女人这个视角,来重新窥视一下这片厚土的底蕴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作者: 赵伯陶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姑   婴宁   风云气   蒲松龄   男子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女性形象   小说   文人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美丽篇章,《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这不仅取决于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也是小说获得极大成
合作化小说中的女性卡里斯马形象浅析
作者: 赵伟   来源: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女性意识   社会主义   《创业史》   男性化   合作化   角色定位   女性形象   小说   卡里斯马  
描述: 合作化小说中的女性卡里斯马形象浅析
“妇女形象”批评
作者: 特丽尔·莫伊   张来民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妇女形象   新文学   妇女文学   西方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西方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女权政治运动的日益高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批评方式。这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学批评。它试图抛弃男人的“眼镜”,用妇女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并努力创造妇女自己的新文学.长期以来,由于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岐视,相应地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一直很低。正统文学批评完全以男性的批评标准和审美理想去衡量女作家的创造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抹煞了妇女文学的独特性。毫无疑问,女权主义批评的产生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转
< 1 2 3 ... 64 65 66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