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对话】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朝鲜朝妓女诗人汉诗研究
-
作者:
于欣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诗
朝鲜朝
妓女诗人
主题取向
对话
-
描述:
在朝鲜文学史上,朝鲜朝的女性文学在国文和汉文创作方面都留下了不少的作品,这一时期也是女性汉诗创作的高峰期。妓女诗人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她们在汉诗的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论在韩国还是中国,朝鲜朝妓女的创作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研究其汉诗创作的不多,而且都集中在对李梅窗、黄真伊的研究上,其他妓女诗人很少涉猎。本文试图从女性的立场、女性的视角和经验,通过细读文本去倾听朝鲜朝妓女诗人那超越文学作品意义的心灵的诉说和呻吟,考察她们的生命活动方式,透过她们以声色示人的表象向这一群体的文
-
全球首个机器人记者对话科技大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智能城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人
科技观
中国科技大学
新华社
第三代
记者采访
对话
-
描述:
衫红裙、长发飘飘、朱唇微启,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第三代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以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站在了她的采访对象面前,并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采访了美国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
-
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失落―再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
作者:
张玉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镜像阶段
爱的宗教
女性角色
萌芽与失落
对话
-
描述:
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萌发。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安娜与伏伦斯基缺少真正的对话,使得安娜无法协调自己矛盾的双重身份被迫自杀,这造成了女性意识的失落。托尔斯泰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女性地位,而是寻找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所以,他从“爱的宗教”出发安排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
超越话语性别叙事的维度: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解读
-
作者:
邓小红
来源:
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理解
超越
沟通
话语性别
对话
-
描述:
《长恨歌》采用超越话语性别的叙事策略,更突出了王安忆创作的超前性、独特性,她为中国女性文学叙事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有益而又成功的探索。超越意在寻求心灵的对话与沟通,在沟通理解中更有效地传达话语。
-
性别、主体、对话:重读关汉卿旦本戏
-
作者:
许淑子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关汉卿旦本戏
女性书写
重读
女性主义
对话
-
描述:
當作品完成後,作品本身即成為一個客觀的存在�文本(text),閱讀者觀看這個客觀的存在物�文本時,並不是被動的地感受、接受作者給予的訊息;而是從讀者自己的角度去閱讀,因而會產生不同的詮釋,這正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關係。作為一個女性讀者以文學中的女性來反觀自身的精神生活方式,往往對文人作家筆下受到父權壓迫的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性別特徵傾注新的思考與探索;筆者關注於女性讀者在理解、評論文本時,能夠以一種具有女性自覺性的閱讀,探討文學中的性別意識,重新剖析男性中心社會裡文學中女性形象,發掘被埋沒在男性中心理的
-
认知语用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语分析
-
作者:
冯进能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知
话语分析
话轮转换
人物性格
语用方法
《汤姆叔叔的小屋》
对话
-
描述: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分支,并且在语言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汲取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使用的跨学科科学。随着话语分析的兴起,对文学话语,尤其是文学文本中对话话语
-
如何走出文化困境?
-
作者:
大滨庆
子荒林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女性学
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困境
走出
贤妻良母
成长和发展
红颜薄命
性别研究
对话
-
描述:
如何走出文化困境?
-
梦想与超越 与剧作家范莎侠对话录
-
作者:
张建渝
范莎侠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广东
范莎侠
艺术节
女性形象
剧作家
编剧技巧
对话
剧本
-
描述:
梦想与超越 与剧作家范莎侠对话录
-
性别歧视:《胎记》中性别的文化定见
-
作者:
张丽萍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胎记
性别歧视
语言使用
安娜
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
受歧视
对话
阿里
语言学家
-
描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映照并固化了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性别歧视。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1980),Zimmerman(1973),Hiatt(1980)等,都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与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以详实的材料佐证了语言使用中女性受歧视这一文化现
-
跨越时空的女性对话:丹麦女性主义剧作《中国的鬼魂》评介
-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鬼魂
评介
丹麦
时空
中国
女性主义
剧作家
对话
-
描述:
格丽特.乌达尔-杰森(Gritt Uldall-Jessen)是丹麦今日最有影响的女性主义剧作家,她擅长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改写,来解构女性在历史中的固定意义,提出今天女性的生存和思考的问题。杰森女士的近作是一部与中国相关的戏剧《中国的鬼魂》,该剧已在2008年4月16日起至5月5日在哥本哈根PLEX音乐厅首度上演。这对中国的女性研究者和文学研究者来说,也是值得关注的事件。在中国本土,还没有一部和女性主义相关的戏剧原创作品,而这部丹麦女性主义剧作,却融入了诸多的中国因素。我曾经和杰森女士有过非常愉快而会心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