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708 条
-
论白薇及其作品的女性解放意识
-
作者:
谭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思想意义
封建礼教
《打出幽灵塔》
反抗精神
白薇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中国女性解放
五四运动
-
描述:
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一位是“几乎谁都知道的冰心女士”,另一位就是“几乎谁都不知道的白薇女士”。白薇初登文坛,便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人们的注目,使人们自然将她与冰心相提并论。其实,白薇与冰心,一个是浸透了血泪...
-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妇女解放
汪文宣
爱情悲剧
家庭文学
母亲
丈夫
悲剧根源
寡妇
传统文化
-
描述: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
试论中国妇女研究面临的若干转型
-
作者:
周怡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研究
干转
妇女解放
女性角色
妇女发展
男女两性
女性形象
社会心理
结构调整
性别角色
-
描述:
试论中国妇女研究面临的若干转型周怡妇女研究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在当代中国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近10年来,不少社会科学家及实际工作者对妇女研究的历史、理论及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妇女学...
-
雪尔利与加罗琳
-
作者:
张耘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妇女形象
勃朗特
女子
现实主义作家
夏绿蒂
女性形象
简爱
-
描述:
夏绿蒂·勃朗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令人难忘的。作为一位女作家夏绿蒂在一百多年前就以自已不懈的创作,表达了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自主权利的崇高理想。在这位十九世纪杰出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给我们留下的多采多姿的女性形象的画廊里,最为人们所
-
三位短篇小说大师女性审美观聚焦
-
作者:
胡贤琴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羊脂球
鲁迅
中国妇女
女性题材
莫泊桑
女性审美
精神气候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比较三位中外短篇小说大师若干篇最负盛名的女性题材作品,发现了他们──莫泊桑、契河夫和鲁迅──迥异的女性审美观,即作家在观照女性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对女性的存在价值、美丑判断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本文将就此略作评析。性别压迫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压迫的产生而产生。阶级社会的形式几经更迭,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那种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沦落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其全部价值就是性功能──繁衍后代和满足男性的性要求。莫泊桑的女性题材作品传达出的正是这种传统的女性审美观。莫
-
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叶继群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作品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的生存方式
十七年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意识觉醒
-
描述:
近些年不少研究当代文学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对“十七年”文学的全面否定为前提的,研究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论著尤其如此。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大量的“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争取妇女解放的人间正道,从而起到了为“十七年”文学中女性意识正名的作用。
-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
-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军事文学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文学创作
女性诗歌
意识
公共汽车
女性文学
热门话题
-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学的议论,渐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诸如争取女性尊严与自身价值、女性文学的雄化和无性化、军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妇女地位及其参与意识之类的阔论,竞相涌现、纷至沓来,颇有点儿象《公共汽车咏叹调》中那辆负载超重的车厢中的拥挤和吵闹。各种并列的、互补的、对应的乃至相互抵牾的观念,都
-
新时期山东作家笔下的寡妇形象
-
作者:
王辉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作家
形象系列
新时期
封建意识
妇女解放
重要地位
审美内涵
寡妇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
描述: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新时期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农村题材占有重要地位。从王润滋的《卖蟹》始,在十余年的创作中,山东作家塑造了大批具有个性的农民形象,像老木匠(《鲁班的子孙》)、隋见素、隋抱朴(《古船》)、李芒(《秋天的愤怒》)、野兰子(《皮孤子路》)、天良(《天良》)、水仙嫂(《洞天》)等。这些形象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意义。细加分析,在王润滋、左建明、矫健、张炜、毕四海、侯贺林等作家笔下,妇女又多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寡妇形象的多向塑造尤为突出。表现出一个作家群创作上一种非自觉的审美认同:
-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
作者:
赵朕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
论沈从文的妇女观
-
作者:
陈林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女子
男子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人性异化
具象化
-
描述:
再也没有比沈从文更坦白的了,“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如果娇小美丽、善良纯朴、活泼可爱的翠翠、夭夭们不是沈从文人性理想的具象化体现。那么,还有谁配被供奉在这座神庙中呢?有意思的却是沈从文竟是以这样的口吻来议论女性的:“天生一个女人,她的最大的义务,就只是把身体收拾得很美。”“女人就应作女人的事。女人的事是穿绣花的衣
<
1
2
3
...
37
38
39
...
69
70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