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封建礼教制度下的女性悲歌:鲁迅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根源探究
-
作者:
周虹云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鲁迅小说
妇女解放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
描述:
再现鲁迅笔下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子君四位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此为基础,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对旧中国女性的残酷迫害;进而揭示鲁迅对旧中国女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意义。
-
由压抑到解放: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爱情观的发展轨迹
-
作者:
石锋
王欢
来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爱情观
自由
演变
平等
-
描述:
在宏观观照西方文学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分析了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爱情观的发展轨迹。通过西方文学史中女性形象爱情观的演变,清晰地展现了女性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理想的艰难足迹。
-
向警予重要思想研究
-
作者:
朱海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教育救国
妇女解放
报刊宣传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重要思想是一个比较庞杂的课题,本文则着重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妇女解放思想、报刊宣传思想等四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将向警予这位我党早期女革命家的精神风貌展现出
-
从浙东“逼醮”民俗看鲁迅的妇女观
-
作者:
闫宁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逼醮
妇女解放
乡村寡妇
鲁迅
知识分子
妇女观
-
描述:
鲁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的是乡村寡妇。她们是鲁迅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透视点,也是后人研究鲁迅妇女观的恰当切入点。鲁迅对乡村寡妇形象的深度刻画展现了其对妇女解放、社会变革以及知识分子命运等问题
-
毛泽东时代绘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娄雪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绘画作品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新中国
中国妇女
毛泽东时代
女性形象
绘画创作
-
描述:
时期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妇女解放口号,废除了形形色色的性别禁令。首先就让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享有了与男人一样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男性附属中解脱出来,从男女同工同酬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建设,到"男女平等"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再到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和
-
女性形象的塑造:1980年至1985年的《中国妇女》杂志封面研究
-
作者:
叶星辰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社会环境
妇女解放
杂志封面
女性杂志
中国妇女
劳动妇女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解放
妇女工作
-
描述:
《中国妇女》杂志作为中国妇联领导下的刊物,一直把女性解放置于时代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探索、研究和实践。它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妇女问题的专题讨论,也体现了杂志为女性考量的立场。作为媒体的一种,《中国妇女》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同时,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从1942年的“三八节有感”说起
-
作者:
冷嘉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风雨
妇女问题
漂泊者
延安时期
妇女解放
丁玲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民族国家
-
描述: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以此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
-
试论曹禺剧作中女性观的流变
-
作者:
李君怡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曹禺剧作
女性观
繁漪
王昭君
流变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陈白露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由来已久,历经曲折,但真正的妇女解放还远未实现,对什么是妇女解放、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核心类问题的探究,仍然是世界学术的前沿课题;同时,今天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出现了许多新旧
-
近代中国女性的新标识:长征女红军
-
作者:
黄群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征
红四方面军
女红军
相结合
中国近代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女性
-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发端于戊戌维新,成型于辛亥革命,高涨于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及章程(经中共中央局总书记陈独秀和中央局宣传部长李达审阅)在上海发表。章程将妇女争取人权的斗争同反对军阀、列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相结合,将妇女的力量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由此,近代妇女运动的目标突破了狭隘的"男女平权"的诉求,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发展进入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共同推进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
向警予:妇女革命的先驱者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年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妇女解放
先驱者
共产主义事业
1939年
革命时代
妇女节
向警予
-
描述: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向警予的一生。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