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188 条
-
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痛苦思考:张洁小说论之一
-
作者:
牛玉秋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妇女解放
处女膜
张洁
长篇小说
妇女观
祖母绿
女性形象
小说论
《方舟》
-
描述:
张洁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弓!人注目、也最富争议的女作家。其《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先后获得1978、1979和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祖母绿》获1983—一1984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之多令人瞩目。同时,她的《爱,是
-
妇女解放的三部曲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五四”时期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李兴民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三部曲
形象比较
时代气息
思想启迪
中国新文学
托尔斯泰
中国现代文学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如果说外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起了催生和促进的作用,那么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联系始终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中国新文学异常分明地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强烈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作家,受到它的思想启迪和艺术滋养。而俄罗斯文学的大师们创造出的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又多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中折射出同样
-
女性形象的又一次突破 : 试论黄绣球形象及其意义
-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生
妇女解放
杜丽娘
爱情婚姻
丈夫
刘兰芝
女性形象
林黛玉
尼姑
绣球
-
描述:
黄绣球是作者颐琐在《黄绣球》中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这个为了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女性形象,出现在晚清小说中,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她以自己超越前辈的崭新风貌、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鲜明
-
简论新时期山东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辉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作家
形象系列
新时期
封建意识
妇女解放
祥林嫂
创作
女性形象
审美内涵
寡妇
-
描述: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新时期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农村题材占有重要地位。从王润滋的《卖蟹》始,在十余年的创作中,山东作家塑造了大批具有个性的农民形象,象“老木匠”(《鲁班的子孙》)、隋见素、隋抱朴(《古船》)、李芒(《秋天的愤怒》)、野兰子《(皮狐子路)》、天良(《天良》)、水仙嫂(《洞天》)等。这些形象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意义。细加分析,在王润滋、左建明、矫健、张炜、毕四海、侯贺林等作家笔下,妇女又多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寡妇形象的多向塑造又尤为突出。表现出一个作家群创作上一种非自觉的审美
-
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论
-
作者:
贺智利
刘晓荣
来源:
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人的解放
性格气质
妇女解放
小说创作
茅盾小说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子夜》
-
描述:
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论
-
评吴宗蕙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纪人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论者
近十年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社会批评
新时期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文学评论
评论家
小说
-
描述:
近十年来女性作家风起云涌,驰骋文坛,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当人们在惊嗟之余尚未悟出此中奥秘的时候,一批女性评论家又异军突起,与男评论家们分庭抗礼。在这一队伍中,吴宗蕙是引人注目的一位。她从事文学评论的时间不长,可已经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文章,评论结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如书名所标示的,吴宗蕙的文学评论侧重于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评过《红楼梦》中的黛和钗,评过《伤逝》里的子君和《边城》中的翠翠,更多的是
-
走向悲剧:中日女性的爱情幻灭之路:鲁迅《伤逝》与夏目漱石“爱情三部曲”比较
-
作者:
蔡春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涓生
鲁迅杂文
妇女解放
三部曲
夏目漱石
《伤逝》
爱情追求
女性形象
小说
中日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鲁迅笔下的子君和日本现代作家夏目漱石笔下的里见美弥子、三千代、阿米这四位女性的爱情追求历程 ,探讨中日女性在历史转型期及女性自我觉醒初期 ,走向悲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进一步理清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以亟对中日女性的爱情幻灭之路进行粗略的梳理
-
女性主义视角中的女人世界:《明清小说女性研究》序
-
作者:
李增林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中国文学
妇女解放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杜丽娘
男权意识
女性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晚清小说
-
描述:
春节前夕,王引萍女士到我家送来了她《明清小说女性研究》的书稿,约请我为之作序。引萍女士是我早年的同窗西北大学赵俊玠教授①指导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到
-
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对“样板戏”女角塑造的检讨反思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毛女》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性别解放
《红色娘子军》
“样板戏”
阶级解放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双重变奏
-
描述:
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对“样板戏”女角塑造的检讨反思李祥林临近世纪末,回顾现当代中国戏剧发展史,对于一度风光并头顶“革命”桂冠的“样板戏”,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认真审视和检讨。因为,那无论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还是特定背景下的文化现象,都是...
-
贤妻良母的奥秘:百年来贤妻良母内涵的变迁及批判
-
作者:
张红萍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
妇女解放
社会科学
男女平等
角色定位
贤妻良母
家庭
女性形象
学术评论
-
描述: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
<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