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黛玉和道纲母比较论
作者: 李海榕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纲母   爱情悲剧   林黛玉   中日女性  
描述: 本文在中日比较文学的视野中 ,从多愁善感与倔强的性格特质、感情专一与嫉妒排他的情感特点、不平等的情爱关系和悲剧命运的实质三个层面比较、分析和论证了道纲母和林黛玉这两个中日悲剧女性形象的同中之异 ,剖析了古代社会女性的心理特征和不平等的情爱关系 ,揭示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实质原因
走向悲剧:中日女性的爱情幻灭之路:鲁迅《伤逝》与夏目漱石“爱情三部曲”比较
作者: 蔡春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涓生   鲁迅杂文   妇女解放   三部曲   夏目漱石   《伤逝》   爱情追求   女性形象   小说   中日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鲁迅笔下的子君和日本现代作家夏目漱石笔下的里见美弥子、三千代、阿米这四位女性的爱情追求历程 ,探讨中日女性在历史转型期及女性自我觉醒初期 ,走向悲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进一步理清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以亟对中日女性的爱情幻灭之路进行粗略的梳理
第三届中日女性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妇女   女性小说   研讨会   女性学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女大学生   中日女性   认知方式  
描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日本研究所和日本城西大学联合召开的“第三届中日女性学研讨会”于1998年9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香港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关于女性学的教学、女性与经营、女性主义调查、女性与发展、女性主义与文学等主题的研讨,...
走近徐坤
作者: 徐小斌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女性意识   话语权力   突围表演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徐坤   徐小斌   中日女性  
描述: 走近徐坤徐小斌头一回从一位老编辑口中听到徐坤这个名宇,心里不禁一动。忽想起友人曾玩笑:“你这名字起得也太不怎么样了,不知道的都以为是个男的呢,耽误多大事儿。”又见张爱玲散文中有张氏自嘲“爱玲”二字“恶俗”一节,不免联想自己的名字,虽说不上“恶俗”,...
“中日女性学比效研讨会”综述
作者: 文宣   来源: 当代亚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家务劳动   日本妇女   研讨会   女权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日本女性   女性文学   中日女性  
描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日本城西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日女性学比较研讨会”于1995年6月10日—1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城西大学、社科院亚太所、北京大学、光明日报社、全国妇联以及中国作协等10几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中日两国的妇女与文化问题,女权运动与女性文学问题,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问
中日女性学比较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柯言   来源: 当代亚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妇女问题   东亚经济   研讨会   中日妇女   文化发展   亚太研究   文化背景   比较研讨   中日女性  
描述: 由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和日本城西大学共同举办的“中日女性学比较研讨会”于1995年6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女士、日本城西大学理事长水田清子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与会代表认为,高速增长的东亚经济已为世界所瞩目,而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妇女问题也成为共同关注的热点。中日两国妇女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中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