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叶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文芳   曾纪虎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叶紫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左翼作家叶紫的创作时间极为短暂,但他却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都经历了由听凭命运摆布的"贤妻良母"到为独立自主而斗争的"革命女性"的成长过程。叶紫笔下的女性形象远胜于当时流行的乡土文学对女性的刻画。他借描写这些女性的坎坷命运,表达自己对旧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悯之情,还借此提出了对女性解放问题的一些思考。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王星伟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女性   妇女解放   月份牌画   时尚休闲  
描述: 作为商业文化的衍生品,月份牌广告画所塑造的时尚女性形象不仅成为近代中国女性的“风尚标”,同时也构筑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以此为视点,试图揭示其体现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时尚化特征及文化意义。
《东方杂志》前期的近代女性形象呈现
作者: 黄欣萍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杂志》   妇女解放   女权运动   五四运动  
描述: 《东方杂志》创办于清末,1948年终刊,其创刊词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杂志内容正统全面,内容广泛丰富,报道还规模化的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女性地位变迁及思想解放浪潮中女性社会关系变化。本文以《东方杂志》创刊20年以来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近代女性的形象呈现。
论大跃进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钧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妇女解放   大跃进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曾经作为一个历史的神话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照。但事实上,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女性并没有获得个性自主与性别意识,当时的女性解放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话语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表象
从点石斋的女性形象刻画看清末的妇女解放
作者: 刘佳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下,女性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中。直至清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有所变化。晚清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全方位呈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本文通过《点石斋画报》①中的女性形象刻画来看在清末时期中国的妇女解放
黄莲圣母:义和团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 刘平   朱丹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莲圣母”   红灯照   义和团运动   妇女解放  
描述: 民初之人所写的野史、笔记中提及其人,往往捕风捉影、夸大其词。在现当代学者的论著中,多数是突出她在义和团运动中上阵杀敌的英勇表现,将她塑造为革命造反派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偶像、爱国主义的象征。事实上,"黄莲
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
作者: 王蕾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解放   消费主义   女性媒介形象  
描述: 本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对1949~2008年样本期刊中的封面人物图片进行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建构的封面女性形象由"雄性"气质向女性气质过渡并最终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王星伟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女性   妇女解放   月份牌画   时尚休闲  
描述: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论王妙如《女狱花》中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作者: 王引萍   马志英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权思想   《女狱花》  
描述: 《女狱花》是晚清小说界具有女权意识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沙雪梅、许平权等形象不仅揭示了当时女子的不幸与痛苦生活,而且表现了王妙如对妇女解放的独特主张,反映了晚清女性观的新变和先进女性的精神追求,寄托了作者对女性及两性关系的理想。它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
老舍与巴金为何 选择塑造悲剧的女性形象
作者: 苏展   林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解放   悲剧女性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女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女性的处境究竟怎样,如何改变传统女性的命运;现代女性为了摆脱传统制度的束缚,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这种选择又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改变了女性的命运。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作家都在其文学创作中进行了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在老舍与巴金这两位大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许多处于不同那个地位的女性人物,并且多数都以悲剧告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其为何都 选择塑造悲剧女性问题的思考。
< 1 2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