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妇女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
作者: 姜虹   来源: 中国科技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社会经济活动   妇女文化   妇女就业   人口研究   非政府机构   白领工人   台湾大学   第三产业   妇女组织  
描述: 台湾妇女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姜 虹(台湾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过去的25年中,台湾妇女的就业群不断从农业转到了手工业。1990年,在商业和服务业工作的女性分别达到22.82%和26.87%。而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比例则下降到10.17%。许多研究?..
“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要点综述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健康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留美博士   妇女就业   要点   丈夫   女性地位   妇女研究  
描述: 1993年7月11—25日,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政法系联合主办了“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研讨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和妇女问题热心者一百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设社会文化环境与妇女身心健康、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妇女和妇女就业、现代化中的妇女地位和相关对策、人口、计划生育与妇女角色四个专题。研讨要点如下:
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作者: 黄育馥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家务劳动   社会运动   理论流派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妇女就业   社会作用   社会地位   西方女权运动  
描述: 女权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为争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开展的运动。它的目的通常是要消除父权制的影响,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更充分地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从18世纪末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到现在,两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日趋重要。本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而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又与其他一些社会运动逐渐结合,从而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内,女权运动也取得了发展。马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运动
作者: 田学斌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妇女问题   中国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解放   劳动妇女   现代化建设   妇女就业   自身解放   妇女社会地位   妇女观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于指导今后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正确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妇女解放是在马克思主义妇
关于当前妇女发展的实证研究
作者: 兰刚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职工   妇女解放   妇女地位   实证研究   妇女运动   妇女就业   经济发展水平   妇女发展   女性文化   妇女观  
描述: 迄今,有目共睹的中华成功的改革、有效的开放,确实给广大妇女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希望。妇女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群体自身进一步解放;妇女运动正蓬勃地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在当今传统妇女观与现代妇女观的矛盾冲突中,使妇女感到有些困惑。妇女如何面对现状、走出困惑、健康发展,本文拟作一些实证研究。
关于保障妇女就业权利的思考
作者: 张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妇女解放   明确宣告   就业权利   妇女就业   职业妇女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家庭文化建设   女性  
描述: 早在1884年,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就明确宣告:“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建国四十多年来,在就业是妇女解放的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我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日益突出,“妇女回家”的思潮再度回升。有一些专家学者从缓和就业矛盾,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的良好愿望出发,主张妇女退回家庭。这给处在事业与家庭“两全难”境地的我国职业妇女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坚持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就业问题必须综合治理
作者: 詹朝力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者   就业高峰   社会劳动力   社会经济问题   综合治理   社会经济发展   妇女就业   劳动制度改革   社会经济条件   就业率  
描述: 当前,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又一轮就业高峰的到来,我国的妇女就业难已成为更引人注目的问题。 一、妇女就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就业本身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不论男女劳动者,其就业率的高低,从总体上讲,取
妇女职业及就业现状与前景
作者: 马玉珍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力劳动   就业人口   家庭经济   男女平等   职业要求   妇女职业   妇女就业   现状与前景   社会因素   生产关系  
描述: 新的时代、新的变革,对妇女职业要求有着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革命,对妇女就业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就这个问题的现状与前景讲点自己的浅见。势在必行的改革客观上改变着妇女职业的结构职业是指工作的性质、类型、方式。就业是指人们能够参于的职业。职业按性质讲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和联系的关系,及由此而决定的分配关
时代不同了,男女还是不一样
作者: 潘锦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就业问题   女职工   经济改革   性别歧视   中国妇女   乌托邦   妇女就业   劳动力市场   女大学生  
描述: 近十年来。妇女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邱庄妇女回家、企业优化组合过程中竞争下岗的女性多于男性、女大学生分配难、招工招生中男士优先等等形成了特殊的中国妇女就业问题。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妇女就业问题不同,中国妇女就业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妇女,尤其是城市女职工一直生活在乌托邦理想的双重保护之中,一是“人人就业”的乌托邦理
妇女解放理论上的失误
作者: 刘光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观点   妇女参政   低效益   经济规律   平等竞争机制   妇女就业   低工资   解放初期   农村妇女   妇女解放理论  
描述: 建国后,我们在妇女解放问题中,一直用一种肤浅的理论观点看待妇女解放问题。现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近几年来,尤其是从1988年开始,随着优胜劣汰、平等竞争机制的出现,妇女参政、妇女就业等问题出现了危机,它震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