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就业】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今后五年首都妇女经济地位“节节高”
-
作者:
陈哲源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性别歧视
经济地位
再就业服务
妇女就业
劳动力市场
妇女代表
妇女组织
失业妇女
差距扩大
-
描述:
今后五年首都妇女经济地位“节节高”
-
美国女性报刊回眸
-
作者:
吴晓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商业资本主义
女性报刊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妇女就业
传播网络
大众媒体
体结构
美国女性
-
描述:
美国女性报刊回眸
-
提高素质发挥“半边天”作用
-
作者:
沈赋
来源:
湖南日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劳务经济
提高素质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振奋精神
农村妇女
妇联工作
妇女组织
失业下岗
不同层次
-
描述:
提高素质发挥“半边天”作用
-
妇运理论:在探索中求新
-
作者:
宋美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阶段就业
中国妇女研究
全国妇联
妇女理论研究
中国妇女运动
男女平等
妇女就业
女性学
妇女发展
妇女基本理论
-
描述:
妇运理论:在探索中求新
-
“妇女年”之后的思考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行动纲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1995年
电视报纸
-
描述:
据一位出版界的人士说,1995年的中国,出的最多的书是研究妇女和以妇女为主要读者的书;电视报纸最热门的栏目和题材是妇女;中国市民最关注的热点是妇女问题……这一切自然缘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所以称1995年为中国的妇女子应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为做本世纪全球最大的一次妇女盛会的东道国而骄傲,为大会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然而我们不可能总停留在1995年。盛会给我们蒂来了
-
天津妇女运动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
-
作者:
徐慧敏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企业家
女干部
女职工
女领导干部
女科技工作者
妇女运动
天津
妇女就业
妇女权益
改革开
-
描述:
天津妇女运动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徐慧敏当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涌来的时候,天津妇女以振兴天津为己任,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长足的进步和自身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塑造了新一代女性形象,为天津妇女运动谱写了新的篇章。改革开放使妇女面临着挑战...
-
女性角色教育:走出“陷阱”
-
作者:
邓春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角色教育
女性角色
经济欠发达地区
陷阱
妇女就业
传统角色
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
总生育率
-
描述:
女性角色教育:走出“陷阱”邓春黎Abstract:Intheauthor'sopinion,thestereotypedfemaleroleeducationmodeguidedbytraditionalpatriarchalconceptshasl...
-
近五年来中国女性人口学研究综述
-
作者:
朱楚珠
梁巧转
来源:
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学研究
妇女地位
研究综述
人口研究
持续发展
妇女就业
老年女性
女性人口学
中国女性
妇女研究
-
描述:
1 从人口学研究女性问题的特殊性 女性研究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女性,能揭示不同的矛盾,深化和解释不同的问题,对女性人口的研究都是有益的说明和补充。从人口学角度来研究女性,是将
-
衡水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
-
作者:
杨朝霞
来源:
统计与管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儿童事业
就业人员
妇女儿童发展
巾帼建功
儿童发展规划
终期
妇女就业
婚前医学检查
统计监测
妇女组织
-
描述:
2010年是实施《衡水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衡水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终期。十年来,在衡水市委、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努力下,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和卫生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提高,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运动的双重影响
-
作者:
莘子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主要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选举权
妇女就业
公共领域
双重影响
战争
西方妇女
-
描述: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西方妇女受惠于战争带来的正面成果,妇女参政取得突破,西方主要国家先后通过法令使妇女获得平等的选举权;妇女就业的范畴和规模都超越战前水平,引起妇女的身份和地位发生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