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聪明女孩不再让步》评介
作者: 刘平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堂   人生道路   柏拉图   女权运动   翻译   中理想   哈特   聪明   女性形象   让步  
描述: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乌特·艾尔哈特的精辟分析已经成为经典。在《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一书里,她以柏拉图的名言开卷——我不知道哪条道路肯定能通向成功,我只知道有一条路肯定会导致失败——这就是事事迁就他人。她着重告诉女性朋友,为什么温顺使我们一事无成。她公开否定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每个女人所向往的那种温顺、友好、善解人意、谦逊、大方的女性形象,提出:反其道而行之才是正确的道路。坏女孩能来人间,照样能上天堂。该书使乌特·艾尔哈特一举成名,销量突破100万册,被翻译成15种语言。乌特·艾尔哈特是伴随
论贝蒂·弗里丹对弗洛伊德妇女观的批评
作者: 张晓玲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阉割情结   社会环境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层次优势   弗洛伊德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dan 1921——)是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之母。1963年,她的重要著作《女性的奥秘》问世,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本著作如同西蒙娜·德·波娃的《第二性》一样,已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经典著作。1995年,她不顾74岁高龄,亲赴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NGO论坛,再次引起世人注目。弗里丹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女性的奥秘》一书奠定的。这本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弗洛伊德妇女理论的猛烈批评。这一批评在当时对把弗洛伊德理论奉为《圣经》的美国理论界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
三个疯女性:妇女文学中的一曲悲歌
作者: 肖淑芬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妇女文学   伯莎·梅森   夏洛蒂·勃朗特   女权运动   男女不平等   罗切斯特   女性形象  
描述: 欧美文学史上三位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女性作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写进了一位疯女性,这就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文坛的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她们分别在《安吉堡的磨工》、《简·爱》、《黄色糊墙纸》中,塑造了布芮可里伦、伯莎·梅森和身为人妻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我”的形象。这三个疯女性的出现,决不是出于女性作家的“奇怪的幻想”,也不是因为“情节剧式的夸张格调”的需要,而是妇女解放的历史要求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她们身上都表现着强烈的妇女
战后西方新女权运动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后西方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政党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运动   妇女组织   世界和平运动   西方妇女  
描述: 战后西方妇女要求权利平等,反对性别歧视,促使社会及立法的改革,这样便出现了新女权运动(也叫新妇女解放运动)。西方妇女运动已从街头和广场斗争,发展到议会、出版界、司法界和各政党内部。它渗透在西方
高跟鞋:有害的魅力
作者: 谭晓红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跟鞋   公共场所   魅力   重新研究   女权运动   风行世界   女性形象   美国爱达荷州   科学研究成果   大众性  
描述: 高跟鞋历来被人们视为时髦的象征,然而今天越来越多讲究穿着的女性对它嗤之以鼻。一度风行世界的高跟鞋,曾受到如此多的女人青睐而走俏市场,尽管穿上它是那样的蹒跚不便。而今,它正在受到冷落,曾经名嘈一时专门生产妇女高跟鞋的世界级大公司和设计家们不得不重新研究他们产品的大众性,
魅力与时尚
作者: 安然   来源: 东方养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妇女地位   名牌   女性时尚   女权运动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男人   明星  
描述: 九月的风,微微地吹来。告别了夏日的炎热,人们不再大汗淋漓。在这秋日的丝丝凉爽里,隔离了整个夏天的靓妆又得以复出。每当涂上了得体的颜色,心情也自然舒畅许多,于是,面对种类繁多的食物,难以抵其诱惑……在此,“花想容”忠告大家:在开心的日子里,别迷失了自己……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