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雪公主后传》对美国女权运动的拷问
作者: 曾传芳   蒋花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妄的斗争   《白雪公主后传》   男性凝视   女权运动   女性的阉割  
描述: 建构的主体性成为永恒的匮乏,女性的解放受阻;强大的男权势力宣扬男性主宰、女性服从,男性作为本源和主体而存在,女性被看成男性的补充物和客体的思维范式,而女性在这种范式中被培养、被规训,继而被阉割,最终失去自我,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虚妄。因而,《白雪公主后传》质疑和拷问了美国女权运动
从无我到身份寻求——析女权运动与辜鸿铭笔下的中国妇女
作者: 熊新义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辜鸿铭   女权运动   中国妇女   身份寻求   无我  
描述: 辜鸿铭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在学术界备受瞩目。他学识渊博,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九种语言,学贯东西;他腐朽落后,反对改革;他热爱中华文化,近乎痴狂。在他的笔下,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中国的妇女更是完美无瑕——她们讲求三从四德,自我牺牲,无我奉献。作为一个从小在西洋学习,对祖国几乎有一种盲目崇拜的游子,他笔下的中国妇女形象是否真实?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辜氏作为一个传统的卫道士,其笔下的中国妇女自然免不了封建时代的气息,细读辜氏笔下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中找到封建时代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义,笔者
试论西欧童话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慧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审美   童话   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20世纪前西欧童话大师笔中的女性形象及20世纪后童话代表作家卡尔·本特笔中的女性形象,试图通过两者的对比,探讨西欧女性价值观念的改变
晚清四部拟《镜花缘》小说的妇女议题研究
作者: 苏恒毅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花缘   妇女议题   拟旧小说   女权运动   晚清小说  
描述: 清乾嘉之际,李汝珍(1763-1830)藉由书写《镜花缘》探讨中国妇女生活。到了清末,由於女权思想传入,各类女权小说亦相当盛行。因此在《镜花缘》之後,也有四部晚清小说以托「镜花缘」之名,探讨中国社会现象,此四部小说即萧然郁生《新镜花缘》(1907-1908)、陈啸庐《新镜花缘》(1908)、华琴珊《续镜花缘》(1910)与秋人《镜花後缘》(1910)。四部小说的思想内容有所差异,但均有触及清末的妇女运动及相关议题,因此本论文即以小说中的妇女议题作为核心,并以小说与小说、小说与历史文本间的互相对照,用以探讨
漫长且有希望的突围
作者: 王传举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女性的主体地位   嬗变   突围  
描述: 莎士比亚、夏洛蒂·勃朗特、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这四位作家在其各自的作品《威尼斯商人》、《谢利》、《到灯塔去》和《中年》中,分别塑造了一系列出色的女性形象——波西亚、谢利、莉丽、凯特。本文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为背景,分析了四位女性为寻求自身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而对生存境况、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进行的挑战和突围,在漫长且有希望的突围中,她们也经历了女性意识的延续和变化。 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言部分简要介绍英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给社会和女性带来的影响;第一章指出在早期的女性
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姚范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反叛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瑟琳·安·波特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凯瑟琳·安·波特以其中、短篇小说风靡美国。她以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自30、40年代以来波特一直受到英美文艺批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更灵活的方法和更趋多元化的理论对波特展开研究,使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广度。波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其作品主人公多为女性,且多以女性在新旧秩序、传统与变革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矢志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从视觉角度看影视爱情片中的两性关系
作者: 戴永萍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权运动   独立性   影视作品   爱情片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女权运动从60年代开始风起云涌。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两性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女性逐渐展现出独立自主的风采。电影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化传播方式,自然而然会表现出女性的这种精神面貌的变化。由于电影
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地区女性服饰文化发展研究
作者: 张玲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角色变迁   改良旗袍   女权运动   汉派服饰   辛亥革命时期   集团结婚   文明新装  
描述: 辛亥革命是中国服装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新的服饰制度开始确立。1911年辛亥义旗天下应,武昌首义精神在武汉得到很好的传承。21世纪,伴随着辛亥百年诞辰的到来和中部崛起规划的实施,武汉文化建设日益被提上日程,服饰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于是本课题在此背景下,以辛亥故地的辛亥文化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地区女性服饰文化发展,丰富武汉文化建设。本课题是一个史学性较强的研究,主要涉及辛亥革命和女性文化两大热点领域。全文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具体研究武汉地区女性服饰发展
《去吧,摩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权运动   小说创作   《去吧   长篇小说   摩西》   女性形象  
描述: 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意识到有色人种、女性和自然都处在受歧视和压迫的地位,都受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的统治.女权运动
读爱丽丝·门罗的《办公室》——看加拿大新女性形象
作者: 李小莉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拿大文学   女权运动   爱丽丝   新女性形象   一个女性   男权意识   “意识流”   门罗   诺贝尔文学奖   加拿大图书  
描述: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门罗关注女性、关注女权运动,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一个个都承载着时代的色彩,饱含着女性抗争的精神,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