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妇女思想研究
-
作者:
李惠民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辩护
妇女思想
女性地位
克里斯蒂娜
-
描述:
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其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充分肯定其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如下内容:第一章:概述
-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
-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
-
无望的挣扎和成功的解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夫权
《金瓶梅》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性
女权主义
-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的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
无望的挣扎和成功的解脱:对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秦春霞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夫权
《金瓶梅》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性
女权主义
-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菜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的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耶利内克创作研究
-
作者:
神庆丽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反色情文学
身体叙事
性别政治
女权主义
耶利内克
-
描述: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她的作品风格诡异多变、内涵丰富复杂。因为其一贯的女权主义创作立场和大胆、反叛的创作风格而饱受评论界的争议,自耶利内克
-
阿里斯托芬女性剧中的反讽以及剧中文本的女权主义阅读分析
-
作者:
乐蔷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女权主义
反讽
《利西翠妲》
《公民妇女大会》
《地母节妇女》
-
描述:
本篇论文聚焦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三部女性作品---《利西翠妲》、《地母节妇女》和《公民妇女大会》,并由此探讨其中的反讽与女权主义诠释:剧作家为何选择女性作为反讽对象?这三部作品如何激发女权主义
-
密尔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者:试析密尔对妇女及女权主义的观点
-
作者:
廖艳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密尔
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妇女本性
经济权利
不一致
-
描述:
妇女及女权主义的观点就是二十世纪引起学者较多关注的方面之一。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学者认为密尔对待妇女和女权主义方面有着不太一致的观点,而另一些学者却认为密尔对待妇女
-
女性史诗的缔造者:南希·斯佩罗
-
作者:
崔梦珏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综合材料
女性气质
艺术家
存在主义
女权主义
七十年
作品
女性形象
史诗
-
描述:
我承认我是与当今人类社会的主流方式直接矛盾的。这个世界是男性的,而我却在故意扭转这种状况,并试图说明女性的出生、青春期、生育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权主义
-
作者:
朱桂梅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作品
新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封建传统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社会问题
著名作家
-
描述:
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文学家关注的焦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作品的主人公多以硬汉的形象出现,但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女性的出现,其出现也是矛盾重重。伟大的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中塑造了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