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分析
作者: 鲍海波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主体   女权主义   新闻文本   新闻受众   新闻传播   女性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而且,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领域之内,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加的兴趣,已经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
作者: 张昕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一间自己的屋子》   完美   女性文学   和谐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随笔作家,还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她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这本小册子较全面地反映
主动的反抗者——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 王琨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苔丝   性意识   自我超越   哈代小说   精神品格  
描述: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苔丝。作品通过她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抗争。妇女地位包含社会及家庭两个层面,社会地位 (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 )向来为论者所关注,而对于家庭地位 (执家权利、家务分工、感情状态,特别是性角色 )则有所忽视。对作品中两性活动的表现,传统上多为误解、排斥、禁绝。本文认为,这些内容恰恰从较深层次细微、准确地表现了妇女追求以心灵解放为核心的自身的平等、自由,是解读哈代不可忽视的一个侧
淑的解读
作者: 张亚祎星   来源: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无名的裘德》   女权主义   婚姻界定性   现代性意义  
描述: 淑·布莱赫德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一位女性形象。淑一直在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整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传统婚姻的排斥 ,在追求爱情与自由中不断强化自身意愿 ,追求灵与肉的结合。虽然她在追求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了女性自身的价值 ,但她终究没有彻底成功。淑的形象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代主义痛苦”的印记 ,而作品《无名的裘德》具有现代性意义。
分裂中的融合——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 马京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英国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形象  
描述: 蕴藏的不是他的厌女倾向,而恰恰是他独特的女权意识。与其他男性作家不同的是,他试图打破文学传统,塑造新女性形象,同情女性所处的生活和情感困境,给予她们一种人文主义关怀。 本文着重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
罗蕙锡小说的叙事性与绘画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 金兰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蕙锡   情色     女权主义   绘画   小说  
描述: 了崭新的道路。她的作品有散文65篇,小说6篇,诗集4篇,戏剧1篇等,每个作品的文学成就和当代男性作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不仅如此她在绘画领域也有一席之地,韩国近代美术研究学者李丘烈在重新研究未受瞩目
论莎士比亚对女性传统形象的颠覆—用女权主义理论分析莎士比亚爱情喜剧中的女主角
作者: 严文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喜剧   英国文学   父权社会   女权主义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角色。纽卡斯尔的女公爵-MargaretCavendish赞扬说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如此精致以至于让人们觉得他是由女人变成而米的。但是给现代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塑造角色时毫不带偏见色彩,这些女性角色在语言和行动上都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形象,而是同他塑造的男性角色一样-有人性的弱点和力量。 女性形象研究的评论家认为男性作家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男性对现实中的女性的偏见、恐惧和压迫,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按照男性的意志被扭曲了。但是,对男
论麦卡勒斯四部小说中传统南方名门幻想的颠覆与真实南方的重构
作者: 徐莉娟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主义   颠覆   重构   女权主义   卡森·麦卡勒斯   狂欢化   南方名门幻想  
描述: 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国作家,她的一生十分多产,毕生著有五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两部戏剧,二十余篇短篇小说,以及二十多篇其他著作。她的地位深得业界肯定,在1942年及1946年两次获得古根海姆奖, 1950年又获得戏剧俱乐部金质奖章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本文将分析卡森·麦卡勒斯的四部小说:《心灵孤独的猎手》,《金色眸子里的映影》,《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出席者》;并探讨卡森·麦卡勒斯对真实南方社会的重构。论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介绍卡森·麦卡勒斯的生平,简要介绍她的作品,文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耶利内克创作研究
作者: 神庆丽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反色情文学   身体叙事   性别政治   女权主义   耶利内克  
描述: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她的作品风格诡异多变、内涵丰富复杂。因为其一贯的女权主义创作立场和大胆、反叛的创作风格而饱受评论界的争议,自耶利内克
阿里斯托芬女性剧中的反讽以及剧中文本的女权主义阅读分析
作者: 乐蔷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女权主义   反讽   《利西翠妲》   《公民妇女大会》   《地母节妇女》  
描述: 本篇论文聚焦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三部女性作品---《利西翠妲》、《地母节妇女》和《公民妇女大会》,并由此探讨其中的反讽与女权主义诠释:剧作家为何选择女性作为反讽对象?这三部作品如何激发女权主义
< 1 2 3 ... 22 23 24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