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权主义批评视角看新女性形象:以《间谍》与《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为例
作者: 江润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谍》   维妮   《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   女权主义   琳代尔   新女性  
描述: 新女性观念的提出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不但推动了现实中的妇女运动,而且在文学世界中激发了女权主义观念的表达。本文以女权主义批评为视角,阐释分析了两个新女性文化大背景下的女性形象:康拉德《间谍》中的维妮和席莱纳《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中的琳代尔。
哈代:男权神话的守望者
作者: 张亚婷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神话   哈代   厌女症   女权主义   性属观念   女性形象  
描述: 哈代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然而,在男性所创作的文本中,女性形象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男性的一种文化构想物,一种人为的话语实践,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哈代以男性的观察视角、男性的叙述模式和男性的话语将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塑造成企图反抗、有所追求的但具有美德的女性形象,但是仍然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屈于从属地位,体现了男性文学中妇女的理想模式。如果我们说哈代是位戴着面具的男权神话的缔造者,那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哈代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而真正的本质是他通过语言叙述暴力,对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进行
伟大的哈代: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哈代主要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的人性魅力探源
作者: 李金杰   来源: 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人性   女权主义   生命本能   身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哈代是一个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他敢于正视人自身的身体感官意识,敢于承认肉身之于文学的回归,从而能够洞察女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动因,即生命本能冲动引起的各种自我满足的欲望,并艺术地表达了这种人性的本质要求,使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源自生命本真的人性魅力,超越了他的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女性主义的发展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
作者: 白澜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动画   女性主义文化   女权主义   动画   迪士尼   宫崎骏  
描述: 二十世纪中后期,正是世界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这段时期的女权运动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到传播学领域,妇女都开始觉醒,并努力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当今社会,女性不但在某些擅长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陈雁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中国   大众传媒   性别教育   女性形象   妇女权利   妇女工作  
描述: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杀戮女性并非色情艺术:女权主义者反对《化装杀人》(1980)
作者: 查尔斯·莱昂斯   李小刚   来源: 世界电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装杀人》   女权主义   文化团体   电影审查制度   女性形象   色情艺术  
描述: 1980年的8月末,大约《化装杀人》(Dressed to Kill)在全国影院上演一个月之后,女权主义者针对这部很多人认为是宣扬对女性施暴的影片筹划着如何做出反应。在8月28日这天,妇女反对以暴力
无望的挣扎和成功的解脱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夫权   《金瓶梅》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女权主义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的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无望的挣扎和成功的解脱:对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秦春霞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夫权   《金瓶梅》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女权主义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菜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的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 1 2 3 ... 21 22 23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