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主义批评 】搜索到相关结果 62 条
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
作者:
高小康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性别歧视
罗兰·巴特
公共知识分子
洗衣粉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文艺学
描述: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90s,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has turned to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literature. Influenced by the Frankfurt school,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seems to turn to cultural criticism. A query thereupon follows: is cultural criticism an a
寻找失落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遇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无雨之城》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批评
人的文学
简·爱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寻找失落的女性意识张遇无论从"社会人"抑或是"女性本体"的角度考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女权精神和女性意识都是诸多文学作品所关心的一个母题。然而,检阅中外文学史,我们遗憾地发现,女权精神与女性意识似乎永远是被笼罩在男权传统阴影厂的梦想。绝大多数女性文学中...
试析莎士比亚与女权主义:以《威尼斯商人》为例
作者:
王秋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父权制
夏洛克
高利贷者
女性人物形象
杰西卡
女权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威尼斯商人
描述: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之一,这部作品以男性人物安东尼奥转危为安、因祸得福,而夏洛克则窘态毕现、一无所有而结束。而这一切正是沙士比亚笔下的女性鲍西亚崇尚正义,注重友情,用她的智慧挽救了就要倒在残酷凶恶的高利贷者的刀下的安东尼奥的性命,以及杰西卡———夏洛克
性别与批评
作者:
凌晨光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者
批评标准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性别因素日渐鲜明地进入了文学批评领域。性别批评在其批评特征上表现为批评定位上的政治性、批评标准上的个人性和批评方法上的多元性。性别批评在内容和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反叛和颠覆具体表现在作品形象分析、阅读接受研究和写作策略选择等方面。性别批评因其对社会文化问题的特别关注而被认为是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当“性”成为人们理解社会权力结构的切入点时,性别领域里的男女关系便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权力关系的一种类比与对应。性别批评话语因此而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的隐喻性话语
有关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岩冰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解构主义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批评
父权制文化
女性形象
反本质主义
文学理论
女性传统
描述:
有关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编者的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法西斯战争
外国文学
文学工作者
“女性文学”
文学评论
女权主义批评
反法西斯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的主体性
艺术特色
描述:
编者的话行将结束的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纷坛繁复的时代。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本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浩劫;局部战争、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作者:
康正果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造语言
妇女写作
女作家
妇女文学
批评标准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女权主义批评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文学批评。它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一是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二是建立妇女文学的独立王国,乃至建立一种完全表现女性世界的文学。与中国古代的情况非常相似,在欧洲文学史上,
纽约女郎
作者:
苏新连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巴塞尔姆
同学聚会
厄普代克
多产作家
国家图书奖
美国当代作家
女权主义批评
普利策文学奖
文学技巧
描述:
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是一位总是让评论家"落伍"的多产作家。截至1997年底,关于厄普代克的评论著作已经有二十五六部之多,对于一个仍然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来说,这应该是极不寻常的。由于厄普代克的多产,现有的评论很快就变得"过时"了。自从1984年罗伯特·代特威勒在美国著名的作家评论系列丛书中出版了关于厄普代克的十分有价值的评论以后,厄普代克又创作了至少十七部作品。迄今为止,厄普代克已经有近五十部作品问世。这其中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文论和诗歌。厄普代克于1932年出生于美国宾
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批评
女权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者
现实主义原则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年来,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对国内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但直接胎生了大量具有女性自觉意识的作品,也孕育了一大批具有女性自觉意识的评论家。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国内的表现,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文坛有女权主义吗?其确切程度如何?怎样评价文学研究中的性别倾向?女权批评命运如何?有人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特别是对“女性批评”作了不少界定。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对我国是否存在女权批评还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也含含糊糊,缺乏
男性文化视阈的终结: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女权意识和女权主义批评断想
作者:
丁帆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化
六十年代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A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盛起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悄然进入了中国文坛。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视阈,这种批评往往给人一种令人悚然的的解读结论。无疑,中国的这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一开始自身的批评历程就是侧重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摧毁着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以男性文化视阈为核心的牢固建筑体系,从事物的负面,也就是从女性文化的新视点来营造一个伦理道德观念和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全新体系。以此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真实的认识,与沿袭了几千年的男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