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76 条
-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
描述: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社会男性的专利,登第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科举背后的女性却被忽视。在士子们及第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元杂剧中描写了许多女性与科举的情节,如母亲的精心教育,准岳母逼迫
-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
描述: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社会男性的专利,登第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科举背后的女性却被忽视。在士子们及第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元杂剧中描写了许多女性与科举的情节,如母亲的精心教育,准岳母逼迫
-
高僧菩提路上的女性因缘:以四大《高僧传》为例
-
作者:
倪亮
王水根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僧传
因缘
高僧
女性
-
描述:
佛教之女性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佛教文献的记载中有大量关于女性的史料,尚待进一步开掘和研究。文章拟以《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和《大明高僧传》四部代表性僧传为基础,从与高僧联系
-
对提高图书馆女性馆员素质的思考
-
作者:
蔡爱萍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馆员
素质
图书馆
女性
-
描述:
图书馆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教育机构,同其他行业相比,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是女性,研究并提高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素质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其素质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女性馆员素质的建议。
-
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批评
-
作者:
赵诗文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
女性
-
描述:
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批评一直都是少有问津,备受冷落。但随着文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历程,并且伴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涌现出的优秀文学批评家在这个领域里独树一帜
-
“五四”女性文学的伦理困境
-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伦理
五四
女性
-
描述: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五四"女性文学在爱情与母爱的冲突、灵肉一致爱情的难寻以及婚姻和事业的矛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的伦理立场和伦理观念,也展现了女性所处的有别于男性的伦理困境,由此开辟了新的精神领域,极大冲击了父权制的伦理传统。
-
日本女性文学的中国百年译介史
-
作者:
刘春英
来源:
外国问题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
译介
女性
-
描述:
1918年,周作人将日本女性主义者、著名诗人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贵于道德》一文翻译后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创了中国日本女性文学译介的先河。迄今,已有150余位日本女性作家的作品相继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
“五四”时期女性身体的美学建构:以1920年代《妇女杂志》为中心
-
作者:
程亚丽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身体
主流话语
女性
-
描述:
"自然的"女性身体总会受到时代精神的深刻规约。"五四"作为充分造就现代个人的时代,也是中国女性解放的开端。考察这一时期以《妇女杂志》为主的公共舆论可以发现,女性从服饰到头发、乳房,都成为社会
-
苦难、觉醒和独立: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建构
-
作者:
宿晶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黑人
女性
-
描述:
美国文学史上长期以来都是白人占据主流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美国黑人文学开始崛起,但黑人男性作家仍占据着美国黑人文坛的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女性文学才得到了初步发展,在美国文坛上一批黑人女作家才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而托妮·莫里森就是黑人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
-
徘徊在缺席和在场之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女性声音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批评
女性
-
描述:
从性别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文学批评史,不能不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女性批评的缺席和在场。所谓"缺席",是指女性批评在文学史书写的主流视域中大多缺少席位;所谓"在场",是指女性批评在文学史实践的历史空间
<
1
2
3
...
15
16
17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