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缺席和在场之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女性声音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李祥林
【刊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性别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文学批评史,不能不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女性批评的缺席和在场。所谓"缺席",是指女性批评在文学史书写的主流视域中大多缺少席位;所谓"在场",是指女性批评在文学史实践的历史空间中原本实际在场。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但有女性从事创作,而且有女性染指批评,后者作为批评家也有出色贡献,但遗憾的是,原本在女性写作中就不可多得的女性批评则因种种缘故多有丢失或被遮蔽。检讨这种矛盾现象,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古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对于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有要意义。
【年份】2014
【期号】第4期
【页码】108-115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I206.09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 作者:白宇铮 年份:2016
- 2、天使与妖妇——《紫藤花园》女性形象批评话语 作者:吴益群 年份:2005
- 3、简论戴锦华的新生代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宁琳 年份:2011
- 4、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作者:张旭,王军 年份:2014
- 5、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盘点之作——读常彬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作者:李明珠 年份:2009
- 6、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 作者:任一鸣 年份: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