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索
作者: 崔希芸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传统译论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逐渐开始向文化转型,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八十年代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从
唐五代宫廷女诗人研究
作者: 余梦远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唐五代   宫廷   女性  
描述: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整个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唐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和最开放的国度之一。此外,唐代的文学相当繁荣,尤其是诗歌可谓达到了中国古代诗史上的顶峰,形成灿烂辉煌的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政治文化背景下,妇女受礼教的约束较小,而生活的环境也相对宽松,这有利于她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政治上、在个人情感上,以及在家庭生活中都争取到了更高的地位,因而她们有了崭露头角、显示才华的机会。当时,不仅民间的女诗人多至不可胜数,就是在皇宫里,也出现了不少女诗人,像
世纪末的三个女性
作者: 薛敏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纪末   日常生活   女性  
描述: 在张爱玲笔下,那么繁复、美丽的,真的是“世纪末华丽”的世界,是非常女性观点的;而她在题材上所处理的日常生活的琐事,的确也开启了另外一个女性书写的世界——不见得非要像男作家一样写战争或伟大的社会事件
《京华烟云》与《大地三部曲》中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蒋利春   来源: 2006北京服装学院教研论文报告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大地三邵曲》   家庭   女性  
描述: 林语堂和赛珍珠是两位具有独特文化经历的作家,这种独特性也体现在他们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京华烟云》与《大地三部曲》中,家是女性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在《京华烟云》中,女性在家的王国里找到了实现
浅析《大宅门》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作者: 许华   来源: 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宅门   人物塑造   女性  
描述: 《大宅门》里精心塑造了一批具有典型个性的女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白文氏、黄春、杨九红、李香秀、槐花等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该剧在塑造女性人物方面的得失。
红楼女儿花
作者: 方明光   于丽莎   来源: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解析了《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等,再现了《红楼梦》女性人物性格。
论苏童小说中的红粉女性形象
作者: 池永文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苏童   命运   小说   女性  
描述: 苏童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苏童笔下的红粉有生存之痛,善恶之变,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苏童用独特的笔触,如同知音一般,描绘着女性内心世界,着力刻画了红粉女性的自轻自贱与魔性放浪,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形象特质分析
作者: 高明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少红   精神情感   悲剧   影视作品   女性  
描述: 李少红的影视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特质的发掘是深刻独到的。她不仅从女性的生存环境中揭示其精神情感的“缺失”及其悲剧性格,也从女性人物不幸而曲折命运沉浮中,显示其内在的坚忍与倔强。从弥漫着“悲情”的结局中
论《水浒》的女性观及女性形象的叙述功能
作者: 姜山秀   鞠晶晶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   道德   叙述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水浒》中的女性,在作品的叙事建构中有两个突出作用,一是推进,一是衬托。此外,她们具有符号化特点,用于体现“善”“恶”等抽象的道德观念,在将英雄道德化的同时,《水浒》中的“坏女人”即成为反道德的存在
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现代性阐释——传统“母亲”形象的现代性解构及现代意义指向性下女性形象
作者: 宋珊   来源: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现代性   母亲   悲凉   女性  
描述: 在现代女性视野中,张爱玲的创作是对传统的一种破坏,但同时也是对现代小说形象的一种丰富。在新旧跌宕之中,张爱玲用一种现代性的视角对传统"母亲"形象进行了解构,同时她又以悲凉作为现代性女性的命运归宿,这种现代意义指向性下的创作及其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对当下乃至现代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1 2 3 ... 9 10 11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