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文人群体的兴起及特点
作者: 娄欣星   梅新林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明清   文人群体   环太湖流域   女性  
描述: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众多有女性文人群体出现的文学家族,其中以江南环太湖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这与环太湖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共有35个文学家族出现了女性文人
论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复合性特点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本"   复合性   人性   "政治文本   女性  
描述: 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复合性特点:亦女性亦人性,亦个人亦社会,"女性文本"与"政治文本"相互交织、相互包容或并行不悖———这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的独特之处。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试比较严歌苓、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明清嘉兴家族女性作家的时空分布及特征
作者: 李菁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兴   家族   特征   分布   女性  
描述: 明清两代,嘉兴府产生数量可观的女性作家群体,其中家族女性作家又占据了半壁江山。她们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较高的建树,在江南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从文献的视野爬梳这些家族女性作家的数量
追求独立人格的凄楚心声:论左棻《离思赋》的女性文学价值
作者: 青荣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思赋》   价值   左棻   情志   女性  
描述: 左棻的《离思赋》围绕与亲人隔离的遭遇大力宣泄其孤独凄苦之情,在文学史上比那些多为待临望幸之怀的宫怨诗赋更富有情志。它所揭示的女性生命和精神所受到的戕害的内容以及强烈地摆脱人身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进步精神是女性文学的深刻价值之所在。
女性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思想内涵分析
作者: 孙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文化价值内涵   男权社会   剪纸   女性  
描述: 通过运用社会性别知识,在女性学这一视角下,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内涵进行重新阐释与分析,围绕剪纸意象中的人文内涵,探讨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定位和发展问题,对当下女性解放自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启示。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女性文学
作者: 虞文君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学   战争   城市   女性  
描述: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花:中国古代女性生命的隐喻
作者: 陆咏梅   来源: 郑州师范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历程   生命价值   生存隐忧   女性  
描述: 花,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因生长历程、形态神韵、功能价值与女性相近,成为象征女性生命形态、生存状况、生命价值最贴切的比喻,隐含女性社会价值缺失、人格缺陷的文化色彩。
渴望飞翔: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女性主体意识考察
作者: 陈颖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体意识   女性   生成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政治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为女性主体意识注入阶级、政治、民族等新的内涵,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两性
< 1 2 3 ... 73 74 75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