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古代绘画女性题材的类型化倾向
作者: 范宏彬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绘画作品   西方绘画   世俗生活   中国古代绘画   女性题材   画史   湘君湘夫人图   仕女画   挥扇仕女图  
描述: 古代绘画作品中充满了女神、著名女性的形象,即使是世俗生活中的女子,形象也是被类型化的,处处流露出男性的审美理想和对女性美的追求。但是,透过这些现象,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女性是缺乏个性的,她仅仅是被审美、被推崇的客体,而没有成为一个能动的、活生生的主体。
风景之后——浅析现当代女性题材绘画作品
作者: 王清丽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立体主义   安格尔   女性题材   西方古典主义   亚威农少女   画中   喻红   美术作品   马奈  
描述: 在历代绘画作品中,女性似乎更多地以一种赏心悦目的姿态出现,犹如一道风景。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艺术在形式,观念上的激荡和革命,以及中国艺术自身的文化、社会学转向的发生,在许多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女性绘画的含义,不论是在形式上,或是在观念上。
以女性意识观照妇女的命运——评日本影片《天国的车站》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车站   女性意识   意识观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题材   影片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天国  
描述: 1984年出品的日本影片《天国的车站》是根据六十年代轰动日本的“日本阁杀人案”改编而成的。导演出日昌伸对原素材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加工,以极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电影语言,塑造了林叶佳代这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女性意识观照了妇女的命运。对她的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她的觉醒表示了由衷的赞美,对不公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一、由“女性电影”说起 有的说《天国的车站》是犯罪片,有的说是社会问题片,也有的说它属于女性电影,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我比较倾向于把它概括为女性电影,它是以女性问题为题材来反映社
三位短篇小说大师女性审美观聚焦
作者: 胡贤琴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羊脂球   鲁迅   中国妇女   女性题材   莫泊桑   女性审美   精神气候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比较三位中外短篇小说大师若干篇最负盛名的女性题材作品,发现了他们──莫泊桑、契河夫和鲁迅──迥异的女性审美观,即作家在观照女性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对女性的存在价值、美丑判断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本文将就此略作评析。性别压迫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压迫的产生而产生。阶级社会的形式几经更迭,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那种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沦落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其全部价值就是性功能──繁衍后代和满足男性的性要求。莫泊桑的女性题材作品传达出的正是这种传统的女性审美观。莫
女性题材 优雅风格——菲利普·巴里的戏剧创作
作者: 周维培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史   创作风格   上流社会   巴里   喜剧效果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婚姻问题   菲利普   拜金主义  
描述: 菲利普·巴里(Philip Barry,1896-1949)在美国戏剧史上以继承欧洲绅士优雅喜剧之风,专意于研究婚姻问题而闻名。他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她们出身名门然而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刻板的生活,厌倦拜金主义的物欲文化。她们在彷徨苦闷中渴望冲破重重阻碍,去追求个性独立、爱情幸福和艺术情趣。她们清丽、文弱、具有神经质。她们哀婉自怜的生命诉求,打动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心灵,也赢得一批敏感深沉的学者型剧评家的好评。巴里剧作不追求喧闹的喜剧效果,也很少使用讽刺、嘲弄等激烈的喜剧手段。机智、幽默的语言,抒
几位文学大师的女性审美观剖视
作者: 湖晴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作家   妇女解放   文学大师   女性题材   莫泊桑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男权中心社会   茨威格小说  
描述: “总有一天,世上每一个人都能不分性别骄傲地享受人的尊严,在辛勤的劳动中自由地生存.”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
作者: 乐铄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现代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独身女人   女性题材   凌叔华   五四文学   女性形象   陈衡哲  
描述: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乐铄独身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较为罕见的,这一形象在现代文学才多了起来,并且主要出现于现代妇女文学中。女作家所以常用她们作主人公,寄情托哀抒悲愤,也许是因为这一题材较有“戏”:独身女人是女人群中较格...
“五四”以来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衍变、发展略论
作者: 洪永春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理想爱情   发展略   女性题材   女性主体意识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作为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她们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自“五四”以来,尤其到了文革后的新时期,关于女性题材的小说日益受到广大女作家的独衷和青睐,而且以她们富有实绩的艺术成就,形象地记录了中国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从觉醒、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动态化的人生历程。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德福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女主人公   女孩儿   印度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伯勒萨德   女性题材   丈夫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张德福印度妇女勤劳、智慧、勇敢、善良,她们不仅是推动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生产上的一支大军。她们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随着“阴性原则”的转移和男权思想的确立,她们的地位每况愈下,她...
男权社会的女性生命本相:论《聊斋志异》的妇女形象
作者: 李志孝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桂庵   女性生命   《聊斋》   高度艺术   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   女性题材   女性人格   孟生  
描述: 《聊斋志异》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是它之前的文言小说所无法比拟的。作者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更是光彩照人,其中体现的对女性才华的肯定和女性人格的赞美,亦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然而,全面考察蒲松龄笔下的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便可发现,不论...
< 1 2 3 ...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