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270 条
-
爱情乌托邦的解构——《伤逝》中子君悲剧探源
-
作者:
徐翔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托邦
《伤逝》
女性解放
男权主义
-
描述: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青年人恋爱婚姻生活的小说。作品描写了“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其中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由于自身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了乌托邦式的境地,美好的爱情乌托邦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最终以子君为代表的知识女性依然挣扎在爱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
读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色》
-
作者:
韦少华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
-
描述:
在女性文学史上,黑人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具有重要地位。它描写了美国黑人女性因为黑、女、穷而遭遇的悲惨命运,并且着力表现和挖掘了其现实和历史根源。作为一部女性小说,它塑造了几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示了美国黑人女性争取解放的各种斗争形式,为女性的自由和幸福增添了新内容。小说在叙事方式上也独具匠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女性解放的乌托邦
-
作者:
徐翔
来源:
西江月(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托邦
《伤逝》
女性解放
男权主义
-
描述:
《伤逝》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自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使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乌托邦式的境地,本文就以子君为代表,探究新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
女性解放的乌托邦:《伤逝》中子君悲剧探源
-
作者:
徐翔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托邦
《伤逝》
女性解放
男权主义
-
描述:
《伤逝》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自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使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乌托邦式的境地,本文就以子君为代表,探究新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
冲破男权樊篱的中美“娜拉”——《伤逝》与《觉醒》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高卫红
来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觉醒
幻灭
女性解放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觉醒》和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伤逝》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女性寻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冲破男权社会的束缚,从觉醒到幻灭的悲剧命运的比较与剖析,展示了中美两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状况的异同。
-
试论《寒夜》之时代新女性解放的表层特征和深层内蕴
-
作者:
王宗辉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层特征
女性解放
《寒夜》
深层内蕴
-
描述:
巴金在长篇小说《寒夜》中塑造了一个赢得解放的、性格丰满的时代新女性——曾树生,其丰富了我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的女性形象。可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曾树生解放的力度和深度却有待进一步开掘,其获得的仅为表层特征的解放,对男权文化的依附才是深层内蕴。在其身上弥漫的不过为妇女解放的些许泡影,虽然灿烂夺目却带有虚幻性。
-
悲剧女性的奴性根源及其解放:以巴金《家》中的悲剧女性为例
-
作者:
刘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悲剧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解放
-
描述:
鸣凤、梅、瑞珏是巴金小说《家》中典型的悲剧女性形象,她们善良美丽,渴望幸福,但是在女性没有获得解放的旧时代,她们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家庭的戕害。除此之外,她们性格的缺陷、女性主体意识的未觉醒及思想上的不成熟,都迫使她们只能拥有悲剧的结果。女性只有在实现社会解放、个性解放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
由《镜花缘》众女殉节看封建妇女节烈观*
-
作者:
王礼
来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节烈观
女权
女性解放
-
描述: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塑造了一群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思想,表现了其相对进步的女性观。但是在文末,几位百花女子为了追求"节烈观"而自杀殉夫,也显示了李汝珍女性解放思想的矛盾性。"节烈观"是封建社会男权统治意识的产物,在《镜花缘》中,作者基于封建夫权思想,对所谓的"女子节烈"观持肯定态度,这反映了《镜花缘》中关于女性解放认识的不彻底性。这种不彻底的女性观,有助于读者从社会文化的深层角度解读中国传统伦理制度下妇女生活的现状,有助于理性审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妇女解放运动
-
五四时期“娜拉”出走后的时代反思
-
作者:
邹婧婧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娜拉
女性解放
恋爱自由
-
描述:
随着易卜生《玩偶之家》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五四”时期的作家塑造了一批离家出走去追求“恋爱自由”的新女性形象。这些“五四”娜拉小说,开启了中国女性用“私奔”出走方式,追求女性解放的井喷时代。本文通过对“恋爱自由”、“知识误我”、“情归何处”三个问题的探索,揭示出“娜拉”出走后的坎坷遭遇,戳穿了“五四”男性知识精英用西方“娜拉”鼓动传统女性,用“自由恋爱”和“女性解放”的诱惑性口号怂恿女性离家出走,来实现自我欲望的险恶用心。
-
从抗日小说中的女性贞操观念看孙犁的男权意识
-
作者:
赵惠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贞操
男权意识
女性解放
-
描述:
孙犁作为现代文学中的大家、名家,在抗战时期曾塑造了一系列活泼、乐观、隐忍、勇敢、淳朴、善良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作家对这些女性形象赋予了深情的赞美,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着自己的主观情感,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女性观。一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了极强的女性崇拜思想,但女性个性和性别角色的淡化使孙犁女性意识保留了男权中心文化的影响,对陈旧传统贞操观念的认同与固守体现了男权中心文化的思想印痕,对女性贞操的过分强调反映了封建传统女性意识在孙犁观念中的投影,也限制和束缚了女性的自由发展及其解放。本文试图从孙
<
1
2
3
4
5
6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