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角色的盲区
作者: 孙绍先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   生理条件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学   生理性别   女性角色   性别分工   中国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文化性  
描述: 人们在考虑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时,往往把人的生理性别与文化性别混为一谈,以为人的文化性别现象是自然地附着在生理性别基础之上。其实,文化性别与生理性别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性别歧视严重的时代,文化性别基本上是由文化教条——法律的和习俗的构成的(参阅拙著《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例如“三从四德”。 人的生理性别是基本恒定的,人类学家证实,人的遗传特征的明显改变;大约需要5万年的时间;而人的文化性别则依时代与民族的不同相距甚远。显而易见,今天的中国女性形象,与100年前相比,共同之处很少。变
'95首都话剧舞台中的“屈辱女性”
作者: 马霞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凡》   话剧舞台   卢孟实   《伐子都》   故意伤害   女性角色   《哈姆雷特》   《十日谈》   生存方式   话剧院  
描述: '95首都话剧舞台中的“屈辱女性”马霞正如影视圈前些时被"风尘女子"(例如《红粉》、《红尘》等)充斥一样,可以说,1995年的首都话剧舞台,有众多屈辱女性的形象惨淡经营着,不亚于易卜生笔下的玩偶之家。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会出现像娜拉那...
打造“千面女人”
作者: 阮晓晶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顿   斯特里普   爱丽丝   女性角色   银幕形象   一个女性   难以捉摸   霍夫曼   海底针   索菲亚  
描述: 有人说"女人心,海底针",可见女人的心思是非常难以捉摸的。所以,要塑造一个成功的女性银幕形象也相当有难度。不过也并非人人害怕这种挑战,三位男导演迈克尔·霍夫曼、弗兰克·米勒和蒂姆·波顿就准备"迎难而上",他们将各自尝试不同年龄段女性角色的塑造,小到天真浪漫的爱丽丝,大到知性、智慧的文豪夫人。他们力图证明:塑造一个女性形象,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困难。
银屏上的女性怎么了?
作者: 隋玉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观众   女性角色   文化意趣   女演员   《水浒传》   银屏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潘金莲  
描述: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会和一些女演员接触。在和她们的交谈中,发现很少有人对自己已经或者正在扮演的某一角色十分钟情的,而总是会对编剧、导演设定下的角色表露出些许遗憾。更多的时候,她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角色上。并且,那些已经走过青春华年的中年女演员还会特别...
简洁、激情、创意——记挪威著名女演员尤妮·达尔等的访华演出
作者: 倪似丹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露天场合   舞台布景   电影与戏剧   女性角色   女演员   挪威   女性形象   石油钻井平台   易卜生戏剧  
描述: 为庆祝享誉世界的伟大剧作家易卜生的全集在我国的重新出版,由挪威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演员尤妮·达尔率领的团体曾于去年访华,在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小剧场演出了精彩的英语剧《易卜生剧中的女人——囚在笼中的鹰》。 尤妮·达尔是一位极负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的优秀女演员。十二年来,她一直是挪威卑尔根国立剧院的常任演员。她曾在奥斯陆国系表演艺术学院接受了经典戏剧的训练,演出过从莎士比亚到易卜生与契诃夫等为数众多的经典剧作以及现代派试验戏剧。尤妮曾获1980—1981年度波兰国家奖学金,前往葛罗托斯基戏剧实验室学习。1986,她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角色
作者: 郭如欣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主义   电视节目   男权文化   传统社会文化   性别歧视   社会性别视角   女性角色   女主持人   男性中心   男性视角  
描述: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今的电视节目,不难找出其中含有对女性贬抑甚至歧视成分的内容。这些电视节目明显流露出对妇女独立人格和尊严的贬低,虽然大多数性别歧视表现形式是隐蔽的,常常令人难以察觉。 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更习惯从男性中心的角度来审视女性形象,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某些电视节目将女性有意无意地置放在一个可悲的境地中。在这些电视节目里,当用男性眼光过滤了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荧屏上时,女性便成为商业文化和男性眼光的载体,成为获取商业利润的手段,起着满足世俗社会(以男性为主导的)需求的作用,在所谓的审美过
解读高甲戏柯派女丑文化
作者: 谢雍君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程式   表演艺术   女性角色   性格特征   演员   形体动作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男性   阴阳合体  
描述: 曾经看过"高甲戏名丑柯贤溪大师和他的弟子"的音像片段,对其中一个镜头印象极其深刻——柯贤溪的弟子赖宗卯在后台化妆室摘下发套,脱下戏装,穿着白色汗衫在抽烟的镜头。在这个镜头里,赖宗卯口男性的阳刚之气与舞台上他所饰演的艳俗、泼辣的洪亲姆形成了奇妙的对比:柯派女丑——男扮女丑的表演艺术鲜明地表现出"阴阳合体"的审美文化特征,即以阴为本.以阳为用,既揭示出与女扮女丑神似的女性共有的"阴柔特质",又流溢着不同于女扮女丑的男性独特的"阳刚之气"。
燃烧吧,战斗美少女!
作者: 罗四维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斗   女主角   少女形象   女性角色   动画   燃烧   作品   女性形象   漫画   男性  
描述: 所谓战斗美少女,那么首先她要能打败同作品中的绝大多数敌人,其次她要符合美感,然后还得够少(shao)。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和国际上兴起的女性独立运动有关,一些女作者开始为她们的年轻女主角赋予坚强、善战等男性角色常见的特性,而并非停留在花瓶或者稍具智力的花瓶这种形象上——这便是最初战斗美少女的缘起。
第65届奥斯卡奖的主题:女性与电影
作者: 严敏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狂花   奥斯卡奖   女摄影师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女演员   性典   女战士   沉默的羔羊  
描述: 3月29日揭晓的第65届奥斯卡奖之主题。乃是“向女影人致敬”,肯定女影人对美国电影业的贡献。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主要因为近一个世纪来,女编剧、女导演、女演员、女制片人等对美国电影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数百名奥斯卡奖得主中,女性就占了较大的比重。这意味着今年的奥斯卡奖将有更多的奖项授予女性影片,女编导拍的影片和女摄影师、女服装设计师、女化妆师等。作为其背景,则是近年来美国的女性电影有了很大的发展,银幕上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女性形象。自从进入90年代,好莱坞风靡一股“女性风潮”,女性角色改头换面与男性角色互
新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开拓与创新
作者: 周陈晨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   审美价值观   性别政治   女性角色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男性   创新  
描述: 武侠文学是极具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与审美价值观的一类文学形式。新派武侠小说借江湖写人世间,不仅接续了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同时也改造和提升了
< 1 2 3 ... 23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