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龚雪 宛如一阕花间词
作者: 张昊翀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观众   花间词   子夜   女性角色   电影金鸡奖   中国   影片   女性形象   快乐  
描述: 1982年,龚雪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不久,在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张衡》中担任主角,凭借影片《大桥下面》获得1984年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影片同时获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和金鸡奖最佳代表作1980年《好事多磨》1981年《子夜》1982年《石榴花》1983年《快乐的单身汉》1983年《大桥下面》2009年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观众们再次见到了80年代风靡全国的著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龚雪。
美人如玉剑如虹:浅谈武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侠故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大男子主义   金庸   描写   女性角色   脸谱   刻画   作品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最早的武侠小说中,是没有女性人物的,或者说,女性在书里和一件摆设差不多。《三侠五义》、《大刀王五》这些书里,女人不是某某人的夫人女儿,就是仆役婢女之流,江湖是男人的世界,女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涉足其中。
性别意识的烛照和探幽──关于《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
作者: 刘恩波   吴晓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三国演义》   女性本体   《红楼梦》   女性角色   集体无意识理论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美人迟暮   性别角色  
描述: 性别意识的烛照和探幽──关于《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作者: 张中宇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傅天琳   儿童诗歌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母亲   女性诗歌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奥斯卡热学院奖的历史与策略(之一)
作者: 埃曼纽尔·利维   石语   来源: 世界电影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男性角色   婚姻状况   奥斯卡奖   女性角色   女演员   影片   好莱坞   女性形象   男演员  
描述: 获奥斯卡奖的角色哪些角色容易获得奥斯卡奖的提名和奖项?能否概括容易引起奥斯卡注意的角色类别?有没有"典型的"能够获得奥斯卡奖的男女角色?获奥斯卡奖的角色通常出现在观众普遍观看过的流行影片中,这样才能对社会、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观看电影的青年影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通过获奥斯卡奖的角色能够了解到,美国电影在告诉观众,作为男人和女人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行为.好莱坞主流影片以吸引最广泛的...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小议三个妇女形象及其他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疯人院   妇女形象   女性角色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劳拉   伏尔   女性形象   哈佛大学   性别角色  
描述: 朱虹女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十年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勤奋笔耕,硕果累累。由于她对英国文学的极深造诣和卓越贡献,使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美国哈佛大学报纸誉为“一个文学上的奥德赛”,并以此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长达半个多版面。朱虹女士是中美恢复邦交以后的第一批赴哈佛大学燕京学院的访问学者;1986年应哈佛大学英文系的邀请,到该校进行了三次讲演,题目是《从国际观点看美国文学》,引起听众浓厚兴趣,有的竟至入迷。1990—1991年朱虹女士被哈佛大学邦廷学院聘
埃丝特的女性反抗——评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瓶》
作者: 王黎云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传体小说   女性角色   心理冲突   普拉斯   食物中毒   婚姻   创造能力   女性形象   贞操观  
描述: 埃丝特的女性反抗——评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瓶》王黎云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Plath,1932-1963)是美国当代文学中一位较有影响的女诗人和小说家。她的诗集《爱丽尔》(Ariel,1965),《涉水》(CrosingtheWater,...
好莱坞男性化的女性角色
作者: 林淑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潮   女主角   女性意识   男性化   女性角色   总动员   沙文主义   捉摸不定   好莱坞   女性形象  
描述: 90年代的好莱坞银幕弥漫一股“女性风潮”,女性角色纷纷改头换面与男性角色互相抗衡,与其说是90年代女性意识抬头,女性角色大行其道,还不如说是女性角色成了“新鲜买点”,使得
论萧伯纳的女性观
作者: 李婧怡   孙媚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社会意义   创造进化论   女性观   女性角色   莎士比亚   创作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生命力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52个剧本,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系列优秀戏剧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萧伯纳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富有魅力性格的女性,这些女性角色似乎比男性角色更有感染力。
台湾电影半边天──女性角色40年来的演变轨迹
作者: 梁良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片   女主角   女性角色   文艺片   当代台湾   性暴力   女性形象   《暗夜》   台湾电影   台湾社会  
描述: 台湾电影半边天──女性角色40年来的演变轨迹(台)梁良假如我们将男性与女性角色在电影中所占的地位加以粗略划分,则刚性的“动作片”以男性为主,而柔性的“文艺片”以女性为主。40年来,台湾电影的主流一直是文艺片(含亲情片与爱情片),因此女性演员和女性角色...
< 1 2 3 ... 22 23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