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部独具美学个性的研究论著:评《时代女性论稿》
作者: 胡彦   来源: 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研究主体   女性视角   论稿   研究对象   茅盾小说   学术语言   时代女性   研究论著   女性文学  
描述: 人们早已注意到,茅盾小说最富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的地方是尸“时代女性”形象系列的塑造。即便是那些不怎么喜欢茅盾小说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静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赵惠明……这样一些心性高洁、孤傲不羁、散发着奇情异彩的时代女性,曾在他们心中划过了一道颤动的音符。正是因为章秋柳们所独具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在这个“女儿国”里流连、沉思。国内研究茅盾笔下“时代女性”形象的论著有一些,但是,象陆文采、王建中两位教授所著的《时代女性论稿》那样,从女性文学的总体视角切入,高屋建瓴而又细致分析专著却不多见。
从女性视角审视男性群体
作者: 张贺琴   来源: 书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情爱小说   抗日战争   情爱故事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男性   审视  
描述: 《落红浮生缘》是一部不低俗、文学性很强、非常好读的情爱小说。作品以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的上海、南京、江南小城和乡村为背景展开情节,主要描绘三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和男女间的情爱故事。在中国人最仓皇的抗日战争前夕,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以美利商行老板穆栩园为代表的商人们拼命发乱世之财,一如既往地荒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图式”偏离解读
作者: 段永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女性视角   偏离   巴特利特   解读   澳大利亚   图式   读者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的风格转型作品《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与作品同名的中篇故事重点刻画了两位女性独特的性格,一个孤独而骄傲,另一个则满怀梦想且为之疯狂。作品中通过一些超出传统意识和认知的描写与角色的安排打破了读者的固有图式,"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创设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凸显女性在精神层面的独立与主见。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图式是一种对"过去的反
库切小说与女性主义
作者: 王金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视角   超小说   后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父权统治   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智性的诚实消融了一切自欺欺人的基础,区别于那些庸俗华丽的悲天悯人和忏悔自责的作品。"(1)库切
从女性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作者: 段瑞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定阶级   女性视角   爱米丽   悲剧人生   南方传统   威廉·福克纳   多里斯   格里尔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深刻地刻画出了一名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追寻致使其悲剧人生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出男权主义和特定阶级的控制与压迫则是其悲剧命运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对作品所展示的女性自我的建构与救赎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浅析能够为广大研究威廉·福克纳作品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女性视角下的影视剧艺术创作:李少红影视艺术简论
作者: 谢雨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少红   女性视角   导演   悲剧性   色彩   宫词   爱情   影视作品   电视剧   女性人物  
描述: 李少红是一个能够不断的带给人意外的导演,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是一个怀旧型的人,我从不会回头去看,我会想哪些事情还没做过,好像兴趣都是在明天,她一直不断的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和艺术之路上的探索,对十爱情她有自己独特的诊释,和不同与别人的表现手法。也许是由十性别的原因,她偏好塑造女性,各个时代的女性,她创造的女性角色,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个人的性格特征,但却不是只属十历史的僵死的,这些角色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对十自由、独立、金钱、权力、幸福的认知。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视角解读
作者: 李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鲍西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解读   《威尼斯商人》   女性主义者   行动自由   一个女性   男性社会   男权主义  
描述: 引言善于构造女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在其众多的戏剧中,构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人物,她们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被诠释得栩栩如生,在故事情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致使她们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解读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的高潮发生在1980年以后,很多专业的解读人员对莎士比亚是如何从男性的角度将女性主义解读得如此到位,以及如何看待女性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作者: 刘文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传播   《祝福》   女性视角   同类相残   解读文本   高中语文教材   鲁四   灯下漫笔   道德秩序   一个女性  
描述: 《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笔者认为,小说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能不说和其他女性人物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和祥林嫂同性别的女性,直接将祥林嫂推向了命运的深渊。那么,小说中祥林嫂以外的女性如何"为难"祥林嫂的?她们为什么
论简·奥斯丁的女性觉醒意识
作者: 徐朝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叙述者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文学创作   男性叙事   女性文学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一直是男性作家统治着文学舞台,他们在作品中反映的基本上是男性主宰的世界,都是以男性为中心铺展开情节。而女性一直是以被叙述和被窥视的对象而存在的,女性在男性作品中不是天使,便是魔鬼。
所有那些关于女人的秘密
作者: 孙健敏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秘密   象征   女性视角   成长   父权   母亲   早期小说   维纳斯   女性人物  
描述: 这个一切都在被消费的时代里,女人的秘密通常总会被认为是一件奇货可居的流行商品。自卫慧在大众文化领域中被发现并被重新书写之后,所有由女性书写、并书写女性秘密的文学,要么自觉地成为了书写女性情欲和女性充满情欲的身体的文学,要么不自觉地被读解为这种将情欲当秘密的文学。但是,很难得的, 何兮的大部分小说虽然也在讲述女人的秘密, 但是她却把自己的书写隔绝在了这种喧嚣声之外,而且轻轻巧巧,不刻意也不费力。
< 1 2 3 ... 23 24 25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