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视角】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写作风格:以《莳萝泡菜》为例
-
作者:
李亮晶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莳萝泡菜》
女性主义
心理
-
描述:
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在其短暂的15年写作生涯当中,留下88部作品,其细腻而淡雅的文风深受俄国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中分别描写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女性的思想和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意识揭示了女性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将以其代表作短篇小说《莳萝泡菜》为例,分析其女性主义的写作特点。
-
论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应克荣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平等爱情观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主体
-
描述: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
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谢文欣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形色色
女性视角
女性形象
铁凝
小说
-
描述:
铁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说,极具特色,在中国当代文坛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会飞的镰刀》,到200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笨花》,她的作品获奖无数。作为女性,铁凝从来不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始终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生命过程”,她自己也曾说:“女性,是我永远关注的主题”。所以,她在小说中创作了大量的女主人公形像,而且,她最重要的、最成功的作品也都是在写女性。可以说,她的小说就是写女性人生的。本文试从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着手对铁凝及其作品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
-
宁瀛电影研究
-
作者:
吴小溪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瀛
女性视角
纪实性
都市电影
现代性
-
描述:
反思的民族寓言和唯美的影像神话,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古老的北京城,以准记录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影像的另一种可能。宁瀛于1
-
试论喻红绘画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邱丽君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母性意识
类型化
个性化
人物画
绘画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人物画负载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价值理想,正如从《呐喊》中我们可以读出工业资本时代的异化、反常,社会的分裂和个体的孤独,从《玛丽莲·梦露》中可以读出后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以及明星崇拜一样,人物画的人文内涵潜在地隐含于画面人物形象的阅读之中。从社会学层面上讲,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个性化”与“类型化”两类。个性化形象往往传达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状态在个体形象上的折射,从而在心理真实的层面上成为时代风貌的局部写照;类型化的形象则是创作者从社会中某一类人物中提炼出的形象,他(她)们具有鲜明的
-
性别文化与文学研究
-
作者:
乔以钢
周珉生
来源:
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论坛
性别问题
女性视角
性别文化
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性别观念
男性中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各位同学好!今天谈的是性别文化与文学研究。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来理解性别和性别文化呢?这一点,不一定每个同学以前都考虑过。此刻大家聚在这里,我们身上、我们四周,是不是就有一些性别文化的因素渗透其间?大家的衣着、发型和装饰,一般来说是不是有一定的性别特征?又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我们会感觉到,有的名字听起来就像个女生的名字,有的名字听起来则像男生
-
从性别视角看中国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悖论
-
作者:
郭海鹰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异性恋
现当代女作家
男权中心主义
书写
性别视角
女性写作
女同性恋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总被认为是女性颠覆异性恋霸权、反抗男权中心主义的一种方式。而在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时,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视角。由于性别视角的长期缺失,存在于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内涵往往成为盲区。因此,本文拟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选取中国现
-
女性文字力量的回归:浅析余翠荣作品
-
作者:
侯伊玲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阅读
命运悲剧
女性命运
故事
作品
女性文学
力量
-
描述:
五月的内蒙古,时常,沙尘在飞扬。在一个刮着风沙的春日下午,我安静地合上了《今夕何夕》,结束了近十多天时间的阅读。细读余翠荣《今夕何夕》,同是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为之欣然、为之感动。《今夕何夕》这本书中承载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一个个关于命运悲剧的故事,这些女